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大 银行加大风控成要务

2014年04月11日 10:34    来源: 南方日报     黄倩蔚

  在整体经济增幅回落的趋势下,银行风险控制成为了今年的重头戏。今年开春房地产、钢贸连续曝出风险事件,加上小企业风险暴露,不少银行人士都坦言,今年都将风控摆在“第一要务”。

  年报显示不良贷款“双升”

  日前,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博鳌论坛上警告称,因部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今年会反弹。这是继3月份银监会接连下发关于不良贷款防控的系列文件后,监管层再次对不良贷款发出的警报。

  央行行长周小川4月8日在浙江调研时也特别强调,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始终保持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监管层接连发出警报信号,反映了今年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情况下,银行面临产能过剩行业风险及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多方挑战。

  事实上,最近有消息称今年1-2月份银行不良贷款已经出现大幅上升。媒体《第一财经》引述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2013年整个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约1000亿元。但到了2014年,仅前两个月新增不良贷款已达到600多亿元,银行不良贷款压力凸显。

  从目前12家已经披露2013年业绩的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情况来看,不少银行都出现了不良贷款总额和不良贷款比率“双升”的状况。其中,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都集中在江浙地区。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银行业整体新增不良贷款总额达763亿元,较2012年新增的303亿元增加了460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51.87%。

  大银行中也出现了不良贷款双升的情况,中行不良贷款贷款较2012年上升了78亿,不良贷款率上升0.01%。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36.89亿元,增加191.1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4%,上升0.09个百分点。

  有券商分析表示,从2013年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等重要指标看,银行系统、监管机构似乎已预测到不良资产的出现,短期内其不良资产还会出现惯性增长。2014年一季报即将下发,预计不良贷款压力渐升的苗头仍会继续抬头。

  银行忙于拆解联保圈

  “今年贷款业务好难做,企业投资意愿降低了。”珠三角某农商行中小企业部相关负责人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小企业的跑路情况比较多,企业贷款需求不高,有贷款需求的企业资质不好,业务很难展开。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在温州地区不少商业银行都在拆解“互保联保圈”。“在市场情况良好、业务增长比较好的时期,企业之间互相担保联合担保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但是一旦经济环境下滑,这种担保圈却至少将风险放大3倍以上。我们现在都在慢慢地帮企业解开这种担保圈。”某股份制银行温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还有银行人士透露,宁波某以小家电为主的专业镇上,今年也出现因企业倒闭导致互联互保圈出现问题。

  此外,针对今年风险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部分银行也在加强信贷抵押的要求,压缩信用贷款。有消息称,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层面已经基本暂停信用贷款审批,以控制贷款风险。事实上,专做线下P2P个人贷款的宜信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坏账。

  而在房地产调控、过剩产能压缩持续进行的情况下,部分退出产业的大型企业如何控制风险也成为了挑战之一。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部分爆发风险地区,尤其是大企业贷款出现风险信号,不少银行的客户经理出于风险规避和个人考核压力很多会进行抽贷,一旦一家银行抽贷,肯定会影响到其他所有银行的贷款。

  “不过,企业发生风险并不意味着企业必定倒闭。应对风险要实事求是把准脉来化解。作为银行,在经济下滑周期,肯定要与政府企业保持沟通,适当保持贷款规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江浙地区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IMF建议中国继续推动

  影子银行有序去杠杆化

  新华社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日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增长表达担忧,但也承认中国政府在防范影子银行风险方面取得进展,建议继续推动影子银行体系的有序去杠杆化。

  报告说,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融资来源。2010年以来,中国非银行信贷大幅增长,目前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至40%,增加了金融稳定风险。报告指出,由于存在隐性担保,投资者可能不会觉察到高收益的信托、理财产品背后存在的高风险。

  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在控制非银行信贷大幅增长的风险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包括加快执行金融改革计划,确保非银行金融机构促进金融业的多元化和健康发展,并对理财和信托产品的投资作出限制。

  报告认为,中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是有序推动影子银行体系的去杠杆化,过渡到市场约束更强的金融体系,同时确保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市场动荡。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