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限制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发行引发的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风险、效率与安全的讨论从3月中至今愈演愈烈。对金融创新是继续放任自由还是有效管控以及怎样管控的争论,也让监管当局“头疼”。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不同,它是一个新兴的、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业态。相较于传统金融业给人的死板印象,互联网金融以人为本,以服务客户为基础,手段也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率。从其近年诞生以来,监管部门对其发展也是持开放、积极的态度,在政策上对其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3月以前,央行在对待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问题上留给外界的是一种开明的形象。而正基于此,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呈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无序则蛮进
以第三方支付市场为例,第三方支付自2011年被央行纳入牌照管理,发展之迅速、业务范围扩展和市场份额扩张之快,令人惊叹。来自《新世纪》周刊的数据显示,目前,获得许可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250家,提供网络支付服务的共有100多家。截至2013年年底,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93.46亿笔,金额总计达10.4万亿元。其中,仅支付宝一家的网络支付业务笔数就超过120亿,支付金额达3.5万亿元。排名第二的财付通支付笔数为20亿,金额达1.5万亿元。而中国银联2013年年底跨行交易量刚刚超过30万亿元。
不仅支付市场,基于第三方支付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如余额宝等宝宝们也吸引了巨量资金涌入,规模以惊人的速度膨胀。截至3月19日,余额宝的规模是5477.3亿元,预计2014年上半年可达1万亿元。换言之,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到今年6月底,150个余额宝就可以达到中国银行业的总体规模(截至2013年年底的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48.98万亿元)。这些理财产品原来只是服务于那些收入在几千元、迷恋网购,过去没有获得理财服务的低端、年轻的人群,在规模扩张后期,一些煤老板等资金大户也开始把资金往余额宝里转。
市场一片叫好声。第三方支付机构渐渐不满足于小额支付,打起了政策的擦边球,推出了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的业务,想要做大额业务。
也许是规模惹的祸,央行叫停了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的发行,由开明转向保守。一场互联网金融收缩战首先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打响。有人认为这场战争是四大银行挑起的,是它们对自身垄断地位被挑战而进行的反击。然而我们不得不问,如此规模如此速度,风险怎样?监管又怎样?
合规则生存
互联网金融刚刚开始发展,尚未经历过危机,各互联网支付公司对风险缺乏理解。一般来讲,互联网出身的支付公司往往注重效率和市场占有率,忽视规则和支付环境的安全。但对于金融业来说,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大基本原则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况且互联网金融行为达到一定规模,监管一定要介入,这是对全体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安全负责。
央行原本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定位,就是服务于电商,补充银行主要支付渠道,发挥小额支付的便捷作用。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中,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经纳入央行的监管轨道,持牌经营;通过互联网销售各类金融产品,各大金融机构的对口监管单位也已分别出台了网络销售的相关规定;至于P2P网贷业务,近期国务院也已批复由银监会监管。
然而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太猛太快,因此有些规定已经落后于现实,有些条款则因为争议颇大而推进缓慢。如果不能做到立法先行,很难评估任何创新是否可持续。因此,监管部门也到了该确定监管框架和监管责任,重新梳理风险的关口。
让金融创新在规则下安全、持续的发展,需要监管部门运用智慧,拿出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