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净增持蓝筹股环比增长1倍
布局蓝筹静待估值修复
经济日报北京4月2日讯(记者 郭文鹃) 3月沪深股市双双收阴,但重要股东增持蓝筹股的数量明显增多。Wind统计显示,截至3月31日,沪深300成份股中,有22家上市公司被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净增持,净增持金额51亿多元,约为2月净增持金额2倍。
蓝筹股喜迎暖春
从3月整体情况来看,蓝筹股走强趋势十分明显。按照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排名,房地产、建筑材料、银行、交通运输几个蓝筹股聚集行业涨幅靠前,分别上涨7.46%、3.13%、0.89%和0.79%,而同期上证指数下跌0.88%。
这一定程度上和企业年报情况吻合。截至3月31日,A股共1233家企业披露年报数据。从业绩指标来看,银行、地产等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靠前,成为2013年“赚钱”行业。维护投资者关系方面,化工和银行等传统行业分红积极,给股民带来“实惠”。
“从市盈率来看,目前蓝筹股估值全球最低;从市净率来看,许多业绩优良股票跌破净资产。”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看来,目前市场的反应属于对早期蓝筹股过低估值的“纠偏”。
细看增持者成分,除了上市公司高管本身增持行为以外,近期QFII和券商基金也很“合拍”,纷纷加紧底部吸筹的动作。比如,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中信证券总部、国泰君安总部、高华证券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等QFII“扎堆地”的账户,3月以来多次“现身”沪深交易所大宗交易名单,积极买入银行、医药、电子等领域蓝筹股。
政策利好频出台
其实,从近两年状况来看,蓝筹股低估值问题一直存在,为何机构投资者在这个时点选择回归?
中金相关研报指出,尽管蓝筹股公司层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风险水平和制度环境调整引发了估值改变。风险方面,随着创业板年报和一季度业绩不如预期,成长率和主板、中小板相似,风险进一步凸显,而从信托等其他投资渠道来看,信用违约问题开始困扰市场,促使市场开始关注蓝筹股的“安全性”。制度方面,优先股试点、创业板融资放松、并购重组取消审核等举措将直接改变蓝筹成长环境。“在政策组合拳冲击下,一定会出现低估值上市公司更愿意发优先股,可以引入企业年金、养老金、社保基金等稳健收益型投资者,进一步拓展蓝筹股吸筹渠道。”中金公司一位分析师指出。
3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普通股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股票拥有发布优先股权力。当日,上证50指数上涨3.45%。
之后,其他行业利好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市场给予积极反应,相关蓝筹企业率先走出向好行情。
在3月24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出台当天,上证180指数领涨A股。
3月27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召开。房地产板块当日逆势上涨0.36%,跑赢大盘2.09个百分点。
长期走势待检验
股市被看做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而蓝筹股多为成熟性企业,周期性强,股价波动更是与宏观经济走势高度相关。
近期,汇丰发布了中国3月制造业PMI指数,初值为48.1%,创8个月最低水平。
同时,市场的流动性也在发生变化,相比2月资金面宽松,到3月央行开始收紧流动性。上周公开市场净回笼980亿元,推动回购利率达到节后高点。
对此,民族证券徐一钉认为,今年经济仍然处于缓慢复苏阶段,这意味着近期资金可能会在板块中流动寻找机遇。
从总体资金流向来看,3月无论是上证50、上证180还是全部A股,均呈现资本净流出状态。
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许维鸿表示,“如果下半年国企改革能够取得实际成效,比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兼并重组政策引导落后产能升级,将为经济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