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民营企业海鑫钢铁高炉停产、银行上门讨债的消息引发市场震动。在海鑫之前,其他地方也发生过钢厂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的情况。业内人士警告,考虑到钢铁业的巨大规模,这种零星个案一旦汇成一股潮流,会带来比钢贸信贷危机更坏的结果。无论地方政府还是金融机构,都要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金融风险予以高度关注。
信贷违约从钢贸向钢厂传导
作为一个产值数万亿元的大行业,钢铁业上游是矿石采掘,下游是钢材贸易。在这条产业链上最脆弱、同时也是最先出事的,就是始于2011年底的钢贸信贷危机。
今年2月,伴随着上海钢贸大王肖家守被银行起诉,钢贸信贷危机达到顶峰。在这场行业大动荡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商户已经出局。在钢铁产业链中,钢贸商扮演的是一个“蓄水池”的作用。“很多钢厂是靠钢贸商在订货时提前打款而维持运营。钢贸商消失了,很难说钢厂就能独善其身。”钢铁现货交易平台 “西本新干线”高级分析师邱跃成说。
对钢铁业形成另一重压的还有环保政策的严格实施。由于雾霾天气全国蔓延,能耗大户钢铁业成为众矢之的。据宝钢集团总经理何文波介绍,要达到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仅环保运行成本,每吨钢增加100块钱。对于很多在盈亏线上挣扎的钢厂而言,100元足以成为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每倒下一个钢厂,背后都能牵出一串银行。
事实上,银行已经察觉到了这种风险。东部某大型国有钢铁集团已经接到各大银行的关注函,贷款到期收回去后很难再放出来。最紧张时,企业的资金存量只能维持10天。
预防星火燎原避免系统性风险
近两年来,钢贸信贷违约已经搅得各大银行焦头烂额。但与钢厂比,钢贸只能算“小儿科”。公开信息显示,仅海鑫钢铁一家,牵涉的债务就达到30亿元。据统计,全国钢铁业的负债总额约3万亿元,负债率近70%。其中,银行贷款1.3万亿元,其余的社会融资中,也有相当部分最终源头是银行。
目前,业内人士最担心的是,钢厂资金链断裂会从零星个案演变为行业现象。“一旦上述情况发生,其破坏性比钢贸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咨询机构“钢之家”总经理吴文章表示。
不过,在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看来,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钢贸贷款出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存在欺诈,比如仓单重复质押或空单质押。而钢厂在银行的贷款都是有实物资产抵押的,比如土地、厂房和设备等。”“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分析,相比钢贸商,钢厂在地方的影响力要大得多。“首先,地方政府不会坐视不管,因为每个钢厂至少有数千人的就业岗位。另外,银行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要钢厂的现金流为正,银行一般不会抽贷。因为只要一家抽贷,其他人也会效仿,从而把一个还能运转的企业逼死,这将给银行带来更大的损失。”
虽然在协调得力的情况下,系统性风险可以避免,但局部风险很难消除。“即使有抵押,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也很成问题。因为钢厂的资产除了土地, 厂房设备在处置时基本都是废钢烂铁,实际价值会发生很大缩水,最终将给银行带来一定的坏账。”吴文章指出,要尤其关注两类钢铁企业的信贷风险:一是负债率较高的企业,二是盲目多元投资、战线拉得太长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