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松鼠囤粮过冬,在原材料价格飞涨时期,充足的存货成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金山”,然而存货囤得过高,也有崩塌的危险。
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调节利润已经不是新鲜事,国内某些著名学府的EMBA课程甚至将部分公司如何利用存货调节利润当作了案例。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主要是依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由于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和透明,企业很难获得当前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从而难以凭客观的计量依据来确认其可变现净值,会使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财务状况不佳的年度,企业可以计提巨额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以后年度的繁荣盈利打下铺垫。相反,企业可不提或少提跌价准备,以此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资本市场上最常见的,是一些ST公司利用资产腾挪的方式摘星脱帽,利用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利用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例如此前的*ST钒钛,2010年其存货跌价计提仅为当年存货账面余额的0.62%,低于同行业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巧妙上演了一出金蝉脱壳大戏,由*ST钒钛变身为攀钢钒钛。
然而债早晚是要还的,只是这个债由谁来还而已。上市公司们财务操纵背后,实际利益受损的往往是不知情的中小股东。
在众多因财务造假而倒下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中小股东饱受了股价大跌带来的投资损失。此外,一贯谨慎的机构投资者往往也难以逃脱被公司欺骗的厄运。
巨额存货是把双刃剑,为部分上市公司打开业绩调节大门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公司的业绩地雷。
尤其在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去库存化”已经成为钢铁、服装等行业生死攸关的关键所在。已经公布2013年年报的16家钢企存货增长了17%,达449亿元,如此高的存货无论如何贱卖或者减值,对于钢企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房地产行业呢?近期关于房地产即将崩盘的言论甚嚣尘上,虽然崩盘论有夸大之嫌,但是存货重压资金链,没有比地产行业更严重的了,因为这不是轻而易举可周转变现的,尤其是商业地产。截至2013年底,仅56家房企存货就直逼万亿元大关,真可谓生死攸关。
巨额存货就像是悬在上市公司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去库存化任重道远,稍有不慎,就会让市场对其未来绷紧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