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11超日债发布违约公告的20天时间内,已有30余家企业发布了延迟发债或者取消发债的公告。
尽管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延期举行,但11超日债违约所带来的冲击波在资本市场上正持续发酵。一众债权人与*ST超日之间正在上演“冰火”对决:一方面,证监局和交易所等主管部门纷纷致函或约谈*ST超日,希望公司在解决债务问题和复牌之前保持缄默;另一方面,不仅多地“散户”债民纷纷成立维权小组,多家债权方公司也加紧了“瓜分”*ST超日为数不多剩余资产的进程。
冲击波持续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11超日债发布违约公告的20天时间内,已有30余家企业发布了延迟发债或者取消发债的公告。
以3月24日为例,包括佛山佛塑科技2014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2014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等在内的多只公司债券取消发行,而包括西王集团2014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在内的多只债券也宣布推迟发行。
对于延迟或取消发债的原因,不少企业表示是因为市场动荡,在协商利率区间内债券需求认购不足。更有企业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是受“11超日债”的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超日债事件作为中国信用债市场第一单实质违约,直接导致部分企业的信用债券下跌。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信用债市场正在面临风险重估,投资者谨慎情绪骤升。这直接导致了机构在一级市场的拿券热情的冷却和发行人变更发行计划的大量涌现。
11超日债违约不仅冲击了债券市场,*ST超日本身也招来越来越多债主的“声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企业方面的债主正动用各种办法“瓜分”*ST超日的剩余资产。除了天华阳光拿到18MW希腊电站资产后退出合作、天龙光电通过让*ST超日为其代工来充抵部分应收款之外,浙江尚源光伏日前希望通过拍卖*ST超日所持有的青海锦国兴股权来追讨欠债,但最终该股权拍卖以0次出价的结果惨淡收场。
“散户”债券持有人则不愿意承担债券市场化改革的“苦果”。有债券持有人质疑道:“一定要债券持有人承当苦果也可以,但起码在发售时也应该像第一次买理财产品或创业板股票那样在风险教育提示基础上让投资者签字确认。”
出路悬而未决
多家券商对于*ST超日未来急速转向谨慎。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银河证券获悉,公司日前已将*ST超日调出可冲抵保证金证券名单。
实际上,*ST超日自从2013年转为代工模式以来,公司在九江等地的运营还算较为顺利。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调研获悉,目前公司在九江的5条生产线运转正常,洛阳3条电池片生产线也运作起来,可以维持产地运营的基本平衡。
但这对于公司巨额债务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代工模式下,投资和受益由其他企业主导,*ST超日方面的利润率相对很低。*ST超日董事长倪开禄此前曾经不无惋惜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光伏行业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公司却因为现金流吃紧而错失行业复苏良机。
11超日债原本需要在付息日3月7日按期全额支付8980万元利息,但最终仅能够按期支付共计400万元。对于剩余的数额,公司表示将全力通过自身努力和调动外部资源渡过难关。
知情人士透露说,所谓的“自身努力”,并非指代工获利,而主要指甩卖电站和催缴应收账款。而所谓“调动外部资源”,则或是指望重组方伸出援手救赎。
业内分析认为,*ST超日目前最主要的资产是近100MW的海外电站,但想要短时间内变现并不容易。*ST超日要想拥有未来,依靠重组方伸出援手或是可见的唯一途径。“出了问题,只能接受债务重组。”
但是,包括庞大的11超日债在内的巨额债务正成为掣肘公司债务重组的重要障碍。“目前债民非常担心利息延期背后的本金安全问题,倘若因为债务损失导致其他不安定因素,将是多方都不愿看到的结局。”
事实上,资产重组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北京市亚奥律师事务所雷海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ST超日的海外资产目前没有人能说清楚,此前与木里煤业的重组仅1个多月后就宣告搁浅,说明公司重组难度或许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