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逐渐淡化GDP在政府考核体系中的位置。改革的第一步是“做减法”,这并不是一个整体性财富创造的过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极大地改变了信息分割的状态,或将引发市场投资逻辑转变。
最新出炉的宏观经济数据让很多人感到“压力山大”。三驾马车表现不佳,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过去几十年间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强一轮正在放缓其节奏。
然而,在同一份数据报告单中,我们也应该看到未来的两面。经济驱动力减退并非全部的真相——如果改革已经开始,图表中的数据必然是变差的,而不是变好的;如果看不到经济增速放缓的事实,便看不到经济转型成功的希望。
有句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原理是天气寒冷,田里的害虫被冻死了,第二年就会有个好收成。改革要求我们用一种“做减法”的思路来看待经济发展,呵护那些低效率的、病态的经济体,意味着剥夺了那些优质经济体健康成长的权利。因此,我们要多想想,现在宏观经济增长的水分有多大,宏观经济系统中哪些部分是可以剔掉的。
“做减法”往往是最困难的。很多年来,以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已形成了一种“做加法”的思维习惯。审批一个项目是“众望所归”,关停一个项目则是“步履维艰”。缺乏顶层设计的区域“加法比赛”形成了严重的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问题。而各部委对淘汰落后产能提了多次,落实起来总有难度,甚至“产能置换”都成为了上新项目的挡箭牌。归根结底,大家都还没有真正在经济上“做减法”的勇气。
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原因是地方官员在政治前途面前表现出的风险规避心态。由于缺乏行为动机,行政力量很难成为“做减法”的推手,行政力量做不到,那便需要让市场帮我们来完成任务。一个偏冷的宏观经济环境、偏紧的货币市场环境,将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去粗取精。政府不要人为的“拯救”经济,或正是拯救经济的最好方式。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这意味着中央已充分认识到改革和增长的短期目标上的冲突。7.5%的GDP增长目标体现了折衷的思考,真正的心理底线可能会更低。
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逐渐淡化GDP在政府考核体系中的位置。但目前我们仍有维持GDP增速的诉求,主要是源自就业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压力。效率和公平问题难以兼顾又必须兼顾,这就要求在开始深化改革的同时,实现国有垄断部门向非垄断部门,向老百姓的转移支付。在当前格局下,恐很难找到谁也不得罪的“帕累托改进”之路。因此,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告诉大家:“动‘奶酪’将义无反顾”。
改革的第一步是“做减法”,这并不是一个整体性财富创造的过程。按照以往的逻辑,我们很难期冀在此过程中A股有波澜壮阔的表现。但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极大地改变了信息分割的状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对中国经济的昨天、今天、明天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或将引发市场投资逻辑转变。若改革观念深入人心,市场对增速下滑的免疫力会大大增强,而那些踩对改革节奏的投资机会也将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