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美联储再度缩减QE规模 符合市场预期 2015年或加息

2014年03月21日 07:21    来源: 北京晨报    

  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昨日宣布,从今年4月开始,该机构会继续削减债券购买规模100亿美元,这已经是美联储第三次缩减量化宽松(QE)规模,其动作力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FOMC在例行的议息会议结束之后发布声明称,1月会议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减速,但这与不利的天气条件有关。目前劳动力市场喜忧参半,但整体而言,还是在进一步改善,失业率依然较高,房地产领域复苏缓慢,虽然财政政策仍在限制经济增长,但程度已经在减弱。

  基于这个预期,FOMC宣布继续维持基准利率在0至0.25%的区间不变,同时将每个月的资产购买规模再缩减100亿美元至550亿美元。其中,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50亿美元,购买国债300亿美元。

  昨日的会议是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上任之后主持的首次货币政策会议。耶伦在会议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按照目前的节奏,美联储缩减QE的步调有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终结。

  至于美联储何时会提高目前维持的0至0.25%的超低利率水平,耶伦表示一切都还要取决于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但她同时也暗示,有可能会在QE结束之后的6个月内加息,也就是在2015年春季前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上,美联储在维持超低利率不变的问题上放弃了“锚定6.5%失业率”的定量指引,而改为“锚定多个经济指标”的定性指引,综合考虑就业、通胀和金融环境等指标。

  市场分析大多认为,美联储的这一次政策节奏对经济的判断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市场的预期也较为一致,耶伦的口吻更偏“鹰派”,可能意在让市场提前消化未来加息的影响。

  ■市场反应

  亚洲股市走软 A股破2000

  美联储继续削减100亿美元QE规模本在市场预料之中,但市场没有预料到的是,耶伦透露可能会早于2015年年底之前加息。受此影响,亚洲股市昨日集体下挫,市场信心受到一定打击。

  在美股当日下跌0.7%的消息面下,隔夜亚洲市场开盘不顺,各大股指表现疲软。截至收盘,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79%;日经225指数下跌1.65%;印尼股市也大幅下跌2.57%;国内A股也表现较差,上证综指下跌1.40%,报收于1993.48点,击穿了2000点防线。

  人民币汇率再度下跌

  美国加快QE退出步伐,人民币则应声下跌。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无论是中间价还是即期汇率,都出现了大跌。未来短期内人民币的走势恐怕还将以走软为主。

  数据显示,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460,较上一个交易日走低109个基点。而即期汇率开盘即下跌,早盘的跌幅就超过了200点。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减少购债规模,实际上就是释放除了美国经济实力走强的信号,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元的走强。

  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其实已经连续1个月左右小幅走低。而从本周一开始的扩大汇率浮动幅度也让市场有了下探的动力,本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下跌了139个基点,即期汇率每日的最大跌幅也均超过100个基点。

  对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学界似乎出现了分歧。央行认为,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的预期,因为中国丰厚的外汇储备将成为有力保障;但国际市场的走势也预示着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降低,未来人民币的走势会双向波动。

  “乐观派”认为,人民币在今年虽然短期内还会下跌,但年终仍会有所上涨,破六的可能性依旧存在。悲观者则认为,到今年年底,人民币将跌至6.50元兑1美元,到2015年底进一步跌至6.83元兑1美元。

  黄金连续三天下跌

  受美联储决议影响,国际金价大挫2%,下跌至1330美元/盎司下方。在过去三个交易日黄金从1390美元附近一路跌至1325美元,跌幅逼近4%。

  “QE的缩减牵动着黄金市场的神经,对黄金形成较大的利空。”证金贵金属高级分析师沈杨指出。“在美联储决议后,黄金作为通胀对冲品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强了。”汇丰银行贵金属分析师指出,地区争端的风险已经有所降低,两重因素都打压了黄金的走势。

  国内楼市或遇寒流

  在缩减QE引起的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的背景下,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对国内楼市形成较大的利空,严重情况还可能刺破房地产泡沫。

  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此前撰文指出,QE退出将造成中国内地市场流动性紧缺,这将很快传导至资金资本蓄积量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一旦流动性突然收紧,房地产泡沫将被刺破。

  此外,有地产业内人士称,QE退出以及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会让房企在海外融资的难度加大,而融资成本上升又势必会引起房企的资金链紧张,在中短期可预期的时间内,这种局面不会轻易改变。这意味着国内房地产市场或遭遇一波较大的寒流,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楼市崩盘的可能性还很小。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