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季度集体扭亏中概股又现上市冲动

2014年03月19日 10:11    来源: 兰州晚报    

  每年的2-3月是中国概念股发布财报的高峰期,截至目前已经有优酷、百度、唯品会等20多家互联网公司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

  以及全年业绩。不少企业在第一季度都交出不错的成绩单,总营收和净利润对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实现季度性扭亏。

  整体市场的向好,推动赴美上市热潮兴起,也令沉寂了两年的中概股市场再现春天景象。近日,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京东商城、

  新浪微博纷纷宣布赴美上市消息,2014年赴美进行IPO的中国科技企业数目或将是自2010年以来最多。

  移动端业务成重要支柱

  从各大上市互联网企业公布的去年第四季财报来看,移动端业务成为支撑企业营收增长的重要支柱。

  百度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百度总营收为人民币95.23亿元,其中移动营收占百度总收入的20%以上,相较于去年第三季度的10%有明显增长。此外,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古永锵也表示,优酷在2013年实现移动业务的商业化,目前移动端业务营收的贡献已从前一季度的3%上升至第四季度的10%。当当网财报显示,来自移动端的订单数量高速增长,执行董事长俞渝预测未来移动端业务将推动公司业务的发展。另一边,奇虎360上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为16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80万美元增长30%。

  今年或有多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

  近来密锣紧鼓筹备赴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都纷纷公布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而良好的财务状况无疑是重要的检测标准。

  其中,多家企业均在提交招股书前夕,宣布首度实现盈利。以新浪微博IPO招股书为例,其在2013年总营业收入为1.88亿美元,同比增长64.9%,并首度宣布在上年第四季度实现300万美元的营业利润,获得了首次季度盈利。而京东公布的IPO招股书中也提到,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净营收为4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6000万人民币。

  经过2011年、2012年两年资本寒冬之后,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再次出现热潮。会计师事务所安永的统计显示,尽管去年只有8家内地企业在美上市,这些企业的股价在上市首日平均上涨53%,其中半导体解决方案供货商澜起科技和58同城,两家公司自上市以来股价均大幅攀升至少70%。

  今年2月,纽约证券交易所高级副总裁戴维·埃思里奇对记者表示,市场情绪对中国公司上市非常有利,全年大概会有15至20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预计科技企业仍为主流。南都记者谢睿

  相关新闻

  俄罗斯首富卖苹果买阿里

  据新华社电随着阿里巴巴宣布启动赴美上市,市场对投资中国电商公司热情升温。据悉,俄罗斯亿万富豪阿利舍尔·奥斯曼诺夫近期抛售了苹果以及Facebook的股票,并转投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中国互联网创新企业。

  据彭博社报道,现年60岁的俄罗斯首富奥斯曼诺夫目前主营金属业务,他于近期卖出了去年购得的苹果公司大约1亿美元股份。据奥斯曼诺夫旗下资产管理投资主管透露,在此次出售之前,奥斯曼诺夫已逐渐减持了Facebook的股票。奥斯曼诺夫旗下资产管理投资主管伊万说:“中国公司目前占我们外国互联网投资组合的大约70%-80%,其中大多数投资在阿里巴巴、京东以及其他有巨大潜力的公司。”

  阿里巴巴16日宣布启动赴美上市引来市场一片热议。市场对于阿里巴巴的估值在1200亿至1500亿美元左右,预估融资达180亿美元。业内人士相信,阿里巴巴集团的IPO,将是继Facebook后全球最大规模的科技公司IPO。


(责任编辑: 马欣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