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与郎酒闹掰又和茅台“分手”

2014年03月19日 07:47    来源: 广州日报    

  酒仙网低价销售冲击酒企正常销售渠道激起反击

  作为首家合法茅台授权网络经销商的酒仙网,近日先后被传遭遇贵州茅台和郎酒集团的“封杀”。

  昨日,酒仙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酒仙网与贵州茅台等酒企合作正常。

  “目前无论茅台酒的供货还是销售,跟我们网站都一切合作正常,所以封杀一说还真的有点搞不清头绪,目前我的同事正在和茅台那边沟通。”

  昨日下午,酒仙网有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坦言。业内人士指出,白酒市场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异或是导致酒企与电商闹分家的主要原因,不过,未来茅台集团将加码发力“O2O”,通过会员制网络渠道提供产品服务。

  酒仙网:合作仍正常

  据了解,贵州茅台于15日通过其官方微博“国酒茅台”公开发布《关于国酒茅台网络销售渠道的声明》称,茅台集团只有子公司仁怀国酒茅台电子商务公司运营的茅台网上商城、天猫茅台官方旗舰店、国酒茅台阿里巴巴旗舰店等三个网络电商平台;另外公司授权“京东商城”销售贵州茅台公司产品。消费者从其他网络电商所购茅台酒不提供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酒仙网及其他电商再次被排除在外。这意味着,酒仙网不仅丢掉了经销授权,同时也丢掉了茅台酒的正式配额。

  此外,古蔺郎酒销售有限公司及红花郎酒事业部日前要求经销商停止向酒仙网、1919 酒类连锁供货,经销商不得直接或间接通过分销商给酒仙网、1919 及其关联企业供货,否则按照规定扣除经销商违约金。

  昨日,酒仙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酒仙网与贵州茅台等酒企合作正常,所以对于突然冒出来的“封杀”一说感到十分惊讶。“目前双方还在沟通阶段,很多细节还不明了,但了解了一下,这份声明也算不上新发,只是我们依然觉得未来还有继续合作可能性。”其表示说。

  昨日,记者登录酒仙网发现,网站上“茅台官方旗舰店”仍有111件茅台酒在售,包括从仅售14元的52°习酒贵香液到价格超过20万元的53°茅台30年九龙墨宝的各个价位不同品类茅台酒。销量最高的为51°500ml茅台汉酱酒,原价958元,现价399元;其次是53°茅台飞天500ml装,原价1998元,现售1199元,另赠送3斤汾酒大坛。此外,酒仙网上还有27件郎酒产品在售。

  酒企:不满电商低价

  据消息称,茅台方面曾表示,封杀酒仙网等酒类电商,主要原因在于电商的低价销售扰乱了公司的价格体系。据了解,酒仙网于2013年7月9日正式与茅台达成全面深度战略合作,茅台旗下全线产品在酒仙网及与其深度合作的十余家电商平台上销售。

  然而,2013年11月,茅台曾发布过一份声明并处罚酒仙网。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双十一”期间,酒仙网进行大幅降价,53°飞天茅台出售价低于酒仙网999元的进货价,引发贵州茅台官方不满。茅台随后下文处罚酒仙网,处罚在10万~20万元,并暂停与酒仙网合作。后来酒仙网到发改委投诉,茅台随后取消了酒仙网的授权。

  有知情人士透露,茅台此次再次封杀酒仙网,源于春节期间酒仙网促销,把茅台酒与其他酒捆绑低价销售,让一直要求坚挺茅台价格的贵州茅台很不高兴。

  上述知情人士称,茅台不仅取消酒仙网的经销授权,也同时终止酒仙网今年获得茅台酒819元价格配额的权利。他透露,“酒仙网去年999元拿货,茅台酒价格跌破拿货价,导致酒仙网卖茅台亏得比较大,现在又被取消正式配额,酒仙网只能忍气吞声。”

  1919董事长杨陵江表示,不接受郎酒处罚给1919供货的经销商,并准备向发改委投诉郎酒集团。他强调,茅台、郎酒操纵市场、操纵价格,限制经销商与第三方的交易价格,明显违反《反垄断法》,呼吁发改委再介入调查。

  新闻链接

  贵州国企改革 茅台拟年内局部拆分

  记者获悉,17日举行的贵州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暨推介会,标志着贵州省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其中有关茅台的部分尤其引人注目。

  对此,昨日贵州茅台证券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暂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系列酒要剥离的消息。”对于赖茅未来是否会注入股份公司,其表示说:“这与茅台集团有关,未知该品牌去向。”或受此消息刺激,昨日贵州茅台股价再次上扬,达171.32元。

  据了解,茅台集团的发展方向是成为“产融结合的多元化控股集团。到2017年左右,集团整体销售收入达千亿元级。”茅台集团将对茅台酒、其他酒业、上下游产业等七大业务板块进行梳理,逐步培养形成6~7个子集团。其中茅台酒板块以贵州茅台为核心,将探索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或员工持股。

  据了解,贵州茅台还将进行内部拆分,将现有系列酒整体剥离至新公司,新公司保持相对控股,实现系列酒供、产、销独立。据了解,2014年将完成新公司拆分工作,2015年开始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未来新公司将择机并购其他酒类企业或借壳上市。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