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3月14日电(记者王凯蕾)面对互联网金融规模的迅速膨胀,中国监管层正在严把风险敞口。14日,针对市场传闻央行暂停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一事,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表示,为了加强风险管控,央行发函,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和条码(二维码)支付等支付服务。
央行通知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虚拟信用卡是有别于传统信用卡的业务模式,客户在互联网场平台可享受“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的金融服务。
此前阿里巴巴和腾讯均对外宣布,将联合中信银行推出网络信用卡,支付宝信用卡的基准信用额度为200元,微信虚拟信用卡的额度则分为50元、200元、1000-5000元三档,用户还可享受50天的免息期。并由中信银行负责包括信用卡授信及额度调整、支付结算、账单生成及寄送等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黄震说,虚拟信用卡的优势在于无论申卡还是批卡都方便快捷,打破了原有的银行发卡渠道和审批的限制,但这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虚拟信用卡可实现无卡对接、扫码支付,这些技术消费者用起来是很方便,但是被犯罪分子破解复制、盗刷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且一旦发生权益侵害,如何保留证据、维权,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界定。”黄震说。
中金公司认为,通常,监管机构要求申办信用卡必须遵循“三亲”原则:即在信贷或信用卡审批环节,对申请人进行亲访、亲签、亲核,尽管相关互联网公司与中信银行酝酿的虚拟信用卡已经采取包括调低信用卡额度、引入保险公司等方式提高安全保障等级,但这并不能解除监管层对潜在风险的担忧。
事实上,即使银行对于信用卡审批如此严格,信用卡的坏账率依然持续攀高,每年央行公布的信用卡逾期率都不乐观。“那么审批速度快、不需要提供更多申请资料的虚拟信用卡的风险性明显会更高。”华明说。
周金黄坦言,与传统业务相比,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不少新的技术、新的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一些方面目前的既有规则并未涵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央行需要对此有进一步研究。“因此,目前的情况是‘暂停’而不是市场传言的‘叫停’。”周金黄说。
在外界看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步伐似乎总是超前于金融监管。中国社科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说,互联网金融是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创新和完善传统金融体系的功能,急需尽快从监管层面制定更加合理的市场游戏规则,实现风险与效率的有效权衡。
银率网分析师华明认为,暂时叫停对于虚拟信用卡乃至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并非坏事,虚拟信用卡依然是代表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只是还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时间。
“互联网金融安全监管必须跟上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建议有关企业尽快向监管层提交虚拟信用卡及其产品的安全检测和风险防范的报告,做到防患于未然,构筑安全‘防火墙’。”黄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