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破除以药补医 现有竞争格局待打破

2014年03月10日 07:29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如何破除“以药补医”一直是新医改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

  财新网一篇关于农工党今年“两会”提案的报道显示,根据统计,各级各类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平均在30%~46%,村级医疗机构在80%以上,这不仅导致了药价虚高,加重了看病贵,同时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深入探讨破除以药补医,从而推进公立医院根本性变革的可行办法。

  以药补医机制待终结

  NBD: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以药补医政策,据您了解,当时是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开始推广这项补偿政策?

  蔡江南: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政策并未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当时医务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负担,收入和医院收入没有直接关联。

  这种补偿方式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但随着新医改的推进,这种补偿方式的弊病越来越大了,带来了很多的消极的副作用。

  NBD:您指的消极的副作用主要是指哪些方面?

  蔡江南:首先,以药补医使得医院收入与药品收入直接挂钩,不规范的诊疗行为难以避免,一部分原本有技术、有能力为百姓服务的医务工作人员失信于民。而且,在以药补医政策下,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医院都没有动力主动降低成本。

  NBD: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就取消以药补医作出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蔡江南:现在的情况是以试点为主,举例来看,大家了解比较多的就是北京包括友谊、朝阳等公立医院已经试点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还有就是增设了医事服务费。但一是实施的范围仍不够广泛,二是虽然短期内把药费降下来,提升了服务费,但这样的话,会形成一个药物价格的低谷,又会有很多病人跑到三甲医院来配药,耗费本应致力解决疑难病症的医疗资源。

  医院竞争格局待打破

  NBD:您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接下来该怎么走?

  蔡江南:由于医药卫生体制内的所有重要问题,都与公立医院的问题密不可分,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医改的突破口和攻坚点。从数据上来看,我们目前大约90%的医院床位在公立医院。这表明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业仍然是一个政府高度垄断的行业。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过一个像我国如此巨大规模的依靠财政养活的公立医院系统。如果我们的财力做不到的话,必然会出现挂着公立医院的招牌,干着却不是公立医院的事情。

  而且,我们目前的公立医院,从全国平均来看,大约只有10%的收入来自于政府,其余90%依靠医院自己创收,即从医保的支付和病人直接付款获得。这种收入结构与许多国家的民营非营利性医院一样。

  因此,如果我们还希望保留一些名副其实的公立医院,就只能减少公立医院的数目,从而才有可能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将这些医院打造成真正的公立医院。

  未来应该尽快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希望社会医院将来能够占到我国所有医院的50%,而公立医院大约占30%,民营医院20%。

  社会医院能够真正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其收入来自社会,用于社会。医疗资源社会化的最重要表现还在于,除了保留部分住院医生外,将大部分医生和门诊服务分离出去,这样医院与医生的关系成为一种弹性的签约合同关系。与此同时,医疗设备也实现社会化,可以让许多独立的签约医生使用。因此,公立医院改革的出路和途径在于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