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公司向左金融企业向右 融360去哪?

2014年03月06日 15: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我们几乎停止了和类似融360这样的所谓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你在网上看到的那些也就是装装门面,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效果,我们也不会投入资源。”3月4日,一家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和老虎财经如是表示,“合作风险很大,而且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初创公司,对银行业的概念很模糊,甚至一些以前做电话销售的销售员都在和我们来对接,非常不专业。”

  融360是一家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2011年10月上线,2012年3月完成A轮近千万美元融资,2013年6月完成B轮3000万美元融资,屡获风投青睐的融360引得资本市场普遍关注。

  其主要商业模式为,1。向金融机构(目前主要是合作银行)推荐贷款客户收取介绍费。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约80%。2。佣金。通过撮合复杂需求用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贷款获批后,融360收取贷款额的一定百分比作为返佣。目前,来自这部分的营收在整体营收中占比在15%左右。3。在线广告。目前占比约5%左右。

  百度百科的信息显示,融360致力于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免费提供最可靠、最便捷、最划算的贷款推荐结果。平台上的金融产品来自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市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国家认可的金融机构。广大用户可以通过融360独有的智能搜索、匹配系统一站式、直接申请到最优贷款(低息、高效、省心).

  融360团队成员曾分别供职于海内外各大互联网、银行机构和金融公司。创始人为叶大清多次高调亮相各大媒体,亲自上阵为融360打广告,成为融360最大的“流量来源”。

  “融360所做的,你可以将其理解为金融领域的‘百度’。”叶大清说,与百度基于网页关键词搜索领域不同的是,融360是基于上游银行产品的搜索和智能推荐平台。

  但是随着中国银行业的自我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银行不愿意与类似的所谓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使得融360的商业模式几乎难以为继。

  商业模式遭质疑

  融360的初衷是希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高大上”风格的平台,自己并不参与交易,更多的是与银行合作。具体策略是,引入多元化的银行产品和大量专业银行业务人员,让用户和业务人员直接联系对接。

  与所有互联网公司一样,融360对下游客户免费开放,靠向上游合作金融机构收费。“用户通过我们可以找到比线下更便宜的贷款。与银行结算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银行放款才抽成,二是给银行推荐客户,每个客户收取一定数量佣金。从2004年到现在,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每年的增长至少是40%~50%。市场上产品越多,越需要搜索。”融360创始人叶大清公开表示。

  然而,深刻了解中国银行业的人,一眼就会看到融360的商业模式风险所在。

  首先,中国金融机构的贷款无法跨区域发放,一个贷款客户上了融360,也只可能应用本地金融机构的资源,这一障碍致使融360这个互联网平台在短时间内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另外,流量不等于客户,融360对客户的信用无法实施调研,无法真正为银行“倒客户”。虽然其创始人叶大清曾公开表示,“传统金融机构销售渠道落后,找不到优质客户,这是创业公司最大的机会。”但事实上,一个依靠广告投放来买流量的不知名的平台能积累多少优质客户实在令人质疑。

  一家城商行的行长表示,最近一个月客户主动上门找贷款,最后成单的只有2单。

  “上游的钱并非稀缺资源,我们对于借贷人的回报,就是给他18%的利息。找到足够多信用好的优质贷款客户,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我们找的多数客户都不靠谱,无法还款,我们的平台马上就会完蛋。”一家知名P2P网贷高管坦言。

  第三,风险不可控。流量是互联网上的稀缺资源,而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融360获得流量的目前方式就是拼命投放广告。融360目前无法作为平台对客户的信用做辨识,而完全依靠银行。本质上来说,金融机构就是做风向管理的,但融360根本无法做到。

  与银行合作基础不再

  去年9月,融360对外宣称,其信用卡频道自7月份上线以来,日申请量已经过万,并已同近20家国内发卡量最大的银行建立了总行层面的合作。

  然而,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银行与融360的合作基础正在逐渐消失。作为重要的合作方,银行可能重新评估这一渠道的重要性。

  首先,合作二者出发点不一致。融360提供的贷款目前主要致力于解决个体、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但对于银行来说,个人和小微企业却并非业务首选。

  调查表明,银行服务个人用户或小微企业的成本与服务大企业的成本相差不大,所以追逐资本的银行并不会将重心放在个人贷款与小微企业贷款上。对信贷员来说,服务一个小微企业、或者个人客户,跟服务一个大型企业的成本是一样的。信贷员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首选服务大客户。对于大部分银行的信贷员来说,客户源源不断,“坐等”惯性难以打破,信贷员严重缺乏主动去挖掘客户的动力。

  其次,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来说,银行服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所谓的担保、投资公司去做的。外围公司的人力成本远比银行低,可以覆盖更多客户,也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

  另外,站在融360的角度来看,与银行的合作,受制于银行属地原则,由于银行总行不参与具体业务,因此需要全国开分支机构,跟各地的商业银行的支行分行一家一家进行洽谈合作,显然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根本无法承担。

  第三,由于融360的定位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不参与具体业务。对于融360来说,银行的产品不够标准化,而不参与交易、征信,只是撮合平台,单纯进行客户导流,对交易过程无法监控,做不到闭环效应,很难获取高额的利润。

  第四,用户的线下行为难以跟踪,金融机构通过融360获取订单后,需要按融360的规定及时反馈客户的贷款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融360需要准确跟踪线下订单才能做到线上线下统一,而在订单完成后,客户是否就此流失也是令人担忧的一个方面。

  不过,无论融360的路在哪,鼓舞这条路的底气都很多——互联网金融颠覆商业逻辑的故事有很多,或许很多年以后,商业银行都不再有自己的信贷员,全部外包给了类似360的公司,或许很多年后,所有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寻找客户的职责都外包给了融360;给融360底气的仍然是像阿里巴巴打死传统商业的故事,这不仅是眼下弥漫在各行各业的所谓互联网人的思维也是无限创新所带来的无限想象,说到底,决定融360去哪的,是金融业在中国的改变可能性与支撑融360烧钱的PE资本的对决。(据老虎财经)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