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快的:我们觉得几个亿花得值

2014年03月06日 07:43    来源: 钱江晚报    

  你在街边跑步累了,对着手机喊一声“来一杯星巴克咖啡”,十几分钟后,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就会送到你面前。“这就是O2O。”支付宝O2O事业部资深经理李川这样解读。O2O和百姓生活越来越亲密。

  从最初的团购网站上团了优惠券,到餐馆里去消费;到如今,拿着手机用打车软件叫车,手机付款;更不用说,大把的传统零售店都批上了O2O的时髦外衣,打通线上线下。2014年,似乎已经成为了O2O的爆发年。

  但与这个概念被持续热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真正做成功并赢利的O2O案例仍难寻觅。O2O究竟该怎么做,如何布局?昨天,钱江晚报和阿里集团联办的O2O实战训练营首站启幕,吸引了来自“天行健”商圈等的上百位中小企业代表,听支付宝、快的打车的嘉宾揭秘O2O背后的故事。

  快的打车:烧了几亿

  用户猛增至6750万

  一场烧钱大战,让快的和嘀嘀两个打车软件进入了AppStore的前五位。“花钱当然很多,但是现在看这个钱很值,我们的用户增长非常快,现在有6750万用户,平均下来一个用户花了十多块钱,不算贵。”快的打车首席运营官(COO)赵冬说。

  眼下,拥有大把流量的快的玩起了O2O的跨界联姻。你能把快的打车和周黑鸭搭在一起吗?可以,那杜蕾斯呢?

  据介绍,跟周黑鸭的合作模式就是,用户每次打车后,账户都会获得积分,而这个积分可以拿来兑换商品。这次,大家就能用一定的积分去换一份周黑鸭的鸭脖,“先在积分商城里兑换,然后获得一个码,到门店去领。”赵冬说。这之前,快的已和“我叫MT”、美团牵手。“美团1万份10元新用户优惠,在15个小时内就兑换完了。”

  这些跨界都是在增加用户的黏性,但还有很多人质疑,现在是通过大把补贴,把原先坐公交车的人拉去打车了,补贴过后呢?赵冬坦言,这些人没有补贴之后,还是去坐公交车。从目前数据来看,他们会重点关注通过这次活动沉淀下来的客户。“这些沉淀下来的用户有不少单价非常高,有的人基本上一个月使用打车软件30次以上。”

  在打车软件领域,目前显然是双雄争霸的局面,赵冬透露,他们也不只做打车的软件,而是会做成一个平台,目前已经向商务车这个方向去探索了,接下来也不排除做代驾等。

  美国打车软件Uber已经杀入中国市场,对于过江龙的抢食,赵冬笑道,“他们在国外很厉害。但我觉得国内竞争环境确实太残酷了。”他表示,他们已经摸爬滚打出来了,Uber的入华道路比较艰险。

  传统零售渠道搭车O2O

  手机买咖啡能自动“签到”

  谁都想和时髦的O2O搭点边,但到底O2O是怎么样的?昨天在现场,支付宝O2O事业部资深经理天通分享了3个案例:

  鄂尔多斯盘活了全国库存。一般品牌做电商,就是拉一批货到网上卖,但鄂尔多斯的做法不同,它的网店卖的是全国各地所有分销商的货。订单离谁近,谁发货,谁的库存大,帮他搞个聚划算消库存。电商部门做的是销售通道和服务,拿点服务费和渠道费。

  屈臣氏利用大数据营销。它的会员卡在线上也能用,线上线下数据打通后,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实现精准的营销和服务。

  优衣库利用大数据开店。优衣库一开始和天猫合作的定位就非常清晰,不排斥线上线下的冲突,实现一体化。比如,线下交易后会赠送一些优惠券可以让消费者拿到线上用。他们用这些数据做什么?如果某个地区购买量非常大,就考虑是不是要去开店了。

  听起来,O2O的商业逻辑近乎完美:没流量了,可以通过线上导流量,特别是阿里收购高德之后,又多了另一个引流渠道,只要在地图上定位,周边的店铺信息都会跳出来,还能用导航把客人准确引进店;而顾客的购买记录还能形成数据库,那才算真正的“私人定制”。

  阿里小微金服商户事业部的李蕾(花名他石)表示,用户超过1亿的支付宝钱包也已经布局好了O2O。比如在支付宝钱包“探索”功能里有一个“会员卡”选项,用户可以收集自己喜欢的品牌成为它的会员,每一次消费都有记录,称为“盖章”,集齐多少章给予相应鼓励,比如,买四杯coffee,送一杯,而朋友之间还可以相互赠“章”,这种带有社交性质的购物体验能增加用户黏性。

  “O2O的2个O通过手机隔离出来了,但你就要知道这个服务推送的效率到底有多高呢?”钱报智库成员、阿里小微金融研究院院长陈达伟称,这个服务如果过了半个小时飘过来,遭遇的支付过程停停顿顿的话,那就没法用。“所以在线云处理速度非常重要。”

  最能证明“云”力量的,是双11背后的余额宝。陈达伟告诉记者,双11的时候,中国所有基金公司,最快处理速度是每秒500笔。双11实现了每秒处理1.5万笔。当天处理余额宝支付交易1679万笔,61.25亿元赎回顺利支付,创造了国内单只基金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日赎回。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