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CDM基金90亿“趴账” 或有两大调整方向

2014年03月04日 09:26    来源: 和讯    

  “目前资金规模大约为140亿人民币左右”,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主任陈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除了已执行的项目,现在还有90多亿在账上趴着没有用出去”。

  即便还有余款,随着国际碳市场的低迷、中国清洁发展(CDM)项目处于停滞状态,而整个CDM机制也将面临取消,那么未来中国清洁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将会是什么呢?作为国家层面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金将会如何帮助中国进行气候融资呢?

  拿陈欢的话来说就是“靠自己”,因为他认为即便CDM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对于中国而言,CDM机制给我们留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种子。

  “我们保留一个种子,将来会生根发芽、扩大”,陈欢表示,中国CDM基金将会进行内部调整,逐步改革。

  据了解,该基金总共在22个省市开展了约90个项目,包括温室气体盘查工作。

  日前,国家发改委向地方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在京联合召开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全面开展。

  对于温室气体盘查,“资金方面的支持其实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每年的规模大约在2亿元人民币”,陈欢表示,用在盘查上已执行的资金为4.95亿。

  目前,2014年的具体预算还未明晰,但是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将会是重点。

  CDM的种子效应

  陈欢在采访中谈及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就是“种子”以及“改革”,而大背景是CDM机制面临着巨大挑战。

  2014年2月,在最新的CDM理事会第77次会议上,理事会成员讨论最多的也是改革,因为这个在《京都议定书》下产生的灵活的减排机制已处于暗淡。

  根据联合国CDM网站显示,截至3月2日,总共注册成功的项目数量为7450个,这些项目分布在94个国家,并且已经有超过14亿核证减排量(CERs)得到签发。

  “而且来自中国的项目交易非常少”,陈欢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得不开始“靠自己”。

  在他看来,CDM尽管现在发展得并不算顺利,不过此前靠中国CDM项目所带来的气候资金积累达到了140亿,并且也支持了全国90多个气候变化项目的融资。

  CDM基金是 200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2007年,清洁基金正式启动运行,2010年开始全面工作。

  不过,在陈欢眼里CDM更重要的意义是“它给中国带来了一颗种子”,而要使得这个种子发芽结果得依靠革新。这种改革的需求其实也是中国气候变化融资的需求。

  根据《2013中国气候融资报告》显示,中国2020年度的气候融资需求将达到27503亿元,其中能源工业需求为11853亿元,节能需求为15650亿元。

  2014年开始改革

  “改革今年就要开始”,陈欢表示,“但不能一年就完成,需要逐步推进。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日前,国务院参事室与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提出,目前CDM国家收入未能得到高效使用,对于公共资金撬动私人资金的作用并未很好体现,因此建议重新评估CDM基金的定位和功能,调整其治理结构,将其业务模块进行重新设计,建立综合性的风险控制手段,向国家气候变化基金转型。

  事实上,对于怎样去调整CDM基金,陈欢心里已有了一张不算清晰的“图谱”。

  “第一,我们可以承担财政部的任务,帮助财政部选择、评估节能减排项目,这样可以使得运作更加科学化、管理更加精细化”,陈欢介绍着自己的一些想法,“第二,利用PPP公私合营的机制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

  陈欢表示,其宗旨都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撬动社会资本,“这是今年工作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CDM基金将会着重推进PPP公私合营工作,即CDM基金与商业银行合作,共同寻找和开发节能减排项目。目前已与江苏银行进行了试验。

  “今年,我们将在山东推进。目前与山东的机构才刚开启谈判。”陈欢介绍,事实上这也会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可以肯定的是, CDM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但是采取何种面上的路径,还是要看“政策制定者的态度”,“但是内部的改革已经开启”,陈欢表示,CDM基金改革大方向将会是服务财政改革发展大局及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

  每年约两亿用于碳盘查

  除自身改革,CDM基金在2014年还将继续推进温室气体盘查资金支持。

  “目前我们还尚不清楚会支出多少资金用于温室气体盘查,还在进一步等通知”,陈欢表示,早在几年前就已支持了两类工作:帮助地方摸清家底,对咨询机构进行培训。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大概每年有两亿的资金被用于国家碳盘查工作。由于2013年的一些资金还未完全执行,目前共执行资金约4.95亿元人民币。

  陈欢还表示,今年应该减少重复项目的资金支出,也要区别轻重缓急的项目,“主要是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日前,国家发改委向地方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

  “我们对地方政府也有支持,但是单靠我们绝对是不可能的。地方政府也得自己动起来。”陈欢称。(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