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包括GSK等多家外资药企均陷入商业贿赂泥潭,与此同时,随着专利到期,不少外资巨头也将告别在中国土地上的“超国民待遇”,但这不意味着放弃和不作为,不少外企选择在新的一年通过收购、共建合作项目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深耕市场、扩充产品线。昨日本报记者获悉,滇虹药业与国际医药巨头德国拜耳于26日牵手,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德国拜耳将整体收购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股份;而罗氏制药24日也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共同启动了“清华-罗氏医院管理合作项目”。
拜耳看上中草药市场
拜耳方面昨日表示,预计这桩交易将在2014年下半年结束。该公司未披露收购交易的财务细节。拜耳称,滇虹药业在全国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现有员工约2400名,2013年营收为1.23亿欧元。
据了解,拜耳为德国知名跨国企业,其生产的阿司匹林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滇虹药业则是一家专门生产非处方药和传统中草药产品的企业,其主品牌“康王”系列产品较为被市场熟悉,包括康王发用洗剂、皮康王以及妇科产品丹莪妇康煎膏等。
为何拜耳会收购滇虹药业?在业界看来,这或与滇虹近年来在非处方药以及中草药领域的发展和积累有关。“对于外资药企来说,中草药的确非常具有诱惑力,非但市场受追捧,而且政府给扶持,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但自己研发将花费巨大的时间、人力、财力成本,在本土收购有一定品牌价值和特色产品的医药企业,无疑是一条快速进入中草药领域的捷径。”对此,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分析认为。
外资不会轻易退出
无独有偶,罗氏制药24日与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共同召开“清华-罗氏医院管理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并表示二者将就中国医院管理等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合作。据了解,该项目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罗氏奖学金”、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课题研究和高级医院管理培训项目。其一方面立足于推动中国医疗服务的全球化发展,一方面旨在培养医疗服务业高端管理人才,促进医疗改革顺利进行。
“中国市场属于新兴市场的重中之重,除了极个别外资药企,但凡在中国已站稳脚跟者都不会稍受打击就轻易退出,但各家也会思考寻求更为健康稳妥的出路。新的一年,无论中外医药巨头,都在加快并购的脚步,与此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也是一大共同之选。”该行业观察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