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对抗升级 专家呼吁为金融创新预留空间

2014年02月27日 21:29    来源: 新华网     吕冬 杜放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的“对抗”伴随争议进一步升级。专家表示,线上理财产品和网络借贷已经对传统银行造成冲击,但其尚未构成颠覆,应给予金融创新更多发展空间。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在社科院26日举办的一场关于电子商务的论坛上表示,互联网金融当下大行其道,实是互联网产业化在金融业的标志性事件,对其创新意义应该予以肯定。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相继推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所对接的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银行一年活期存款近20倍以上。储户相继将存款挪出银行购买回报更高的线上基金,使银行流动性面临较大压力。

  前不久,某财经评论员在其博客上呼吁取缔余额宝,称其在提供高于银行存款收益的同时也拉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对利率和银行系统流动性构成严重干扰,甚至威胁到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此番言论被认为引爆银行和互联网理财产品长期积怨。

  “诸如余额宝等现在热销的理财产品实际是代销基金,尚且还谈不上对传统银行造成颠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说。

  他也指出,现在余额宝4000亿的规模还在逐渐扩大,投向过度依赖协议存款,这种模式是否能够持续也令人担忧。

  在王国刚看来,中国居民和实体企业之间的直接金融联系在计划经济时期被财政人为切割,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亦没有连接起来,融资成本在去年进一步攀升,市场在“紧步快跑进入金融泡沫状态”。

  他认为,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的金融改革,都应该把重点放在让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中国目前尚未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在存款搬家的压力之下,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和一些商业银行均在近期推出了收益率与阿里巴巴余额宝和腾讯理财通抗衡的理财产品,并试图向监管部门争取进一步降低理财产品的购买门槛。

  对传统银行构成挑战的远不止互联网公司代销的各类基金,去年拔地而起的各类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企业亦开始弥补银行以往长期忽视的小企业融资。

  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国超过350家活跃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而同期阿里金融旗下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的贷款已达到1500亿元。

  当然,这与去年全国银行业8.9万亿元的信贷规模还相差甚远,其对缓解实体经济中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迄今为止,央行的态度多被解读为对线上金融创新的高度容忍。目前央行尚未出台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细则,只是在多个场合强调两个法律底线:不非法吸储、不非法集资。

  对于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近期撰文表示,主张鼓励互联网创新,对出现的失误有所包容,为行业发展预留空间。同时针对不同规模和风险敞口的线上金融活动监管要因时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