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改变农业产业链

2014年02月27日 09: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张超

  互联网在农业产业链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除了种植环节,融资、种子、市场等其他要素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

  魏勇是中原地区一个乡村的网络安装员。腊月二十八,《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一个百余户农民的村庄安装宽带,虽然中国联通的光纤宽带进入这个村庄还不到3个月,这个村庄已经有10户人家享受到了光纤速度。

  这只是宽带进村的一个缩影,去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宽带中国”的战略规划显示,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4兆比特每秒。

  早在如火如荼的宽带进村入户之前,一位从深圳发展银行辞职的创业者便开始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他从互联网上融资,专门投向最基层的农民,他就是坚信“穷人有信用”的尹飞。

  尹飞对记者表示,农村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多为种养殖、餐饮、零售等小规模经营者,信贷额度小,资金分散,所以一般银行不愿去做,因为量大,也做不过来。尹飞和他的贷帮网团队就从这里看到了用互联网做农村金融的海量市场。

  “用城里人的钱为农村创业者提供信贷支持,以小微金融推动农村城镇化。”尹飞对记者表示。贷帮网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就是需要农民的项目资料,比如申请贷款的农户要上传自己的养殖场的照片,之前都是由贷帮线下的工作人员实地考察,拍照,回到办公室才上传。如果农户自家有了互联网,随时上传,显然优化了信贷流程,加快了放款效率。

  贷帮提供了种养殖启动资金,农户安心种植和养殖,但是等庄稼、蔬菜丰收或牛羊出栏的时候,互联网还能帮忙吗?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的文化大厦,记者见到了中国农校对接项目负责人赵志宏。

  “农校对接”即农产品与高校食堂直接对接,高校食堂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这样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项目由教育部、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多部委联合推动。

  农校如何实现对接呢?赵志宏向记者介绍,用中国农校对接服务网和全国高校后勤采购的统一的立体化信息电子商务平台连接了高校和农产品提供者。“我们以3000万大学生的餐饮市场撬动了现代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赵志宏说。

  以河北为例,每年近百所高校的餐饮采购额在60亿元左右,如果全部对接农村专业合作社,需要上千家肉、蛋、蔬菜等各种合作社,所以,用互联网整合了大的农业订单需要大的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来配合。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