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混合所有制”催生正效应 改革概念股升温

2014年02月26日 11:09    来源: 国际商报    

  近期,格力集团和中国石化不约而同地推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基于两家公司在地方国企和中央企业中颇具代表性,此举意味着发轫于去年年末的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在持续深入,并有可能成为全国“两会”前后股市上的一道“主菜”。

  “混合所有制”催生正效应

  根据上市公司格力电器和中国石化公告,前者的控股股东格力集团将剥离格力地产,并公开转让集团不超过49%的股权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后者表示将在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上限为30%。

  在此消息的带动下,股市大盘反响热烈,尤其是两家公司所属的石油行业和广东板块掀起涨停潮。中国石化A股在公告次日开盘后不久便封于涨停,是该股近五年来的首次涨停。

  客观地说,A股上市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举动并不鲜见,为何格力集团和中国石化的方案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原因在于两家公司都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财务上并不差钱,引进战投的改革意义大于融资意义。

  具体而言,这种国资与民资的混合能带来“1+1>2”的效应:首先,新引进的投资者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强力“外援”。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鲁振懿认为,中国石化的改革方案预计可吸引最多800亿元左右的社会和民营资本,是该业务板块2012年资本支出270亿元的3倍左右,将给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业务增长带来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混合所有制的深入推进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建设。不同所有制的资本混合后,社会和民营资本必然会在董事会派驻自己的代表,从而促使董事会的职权落到实处、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增强。近年来表现抢眼的格力电器,正是受益于这个因素。

  市场平添更多想象空间

  如果说“混合所有制”侧重于激发企业活力的话,那么,国资监管以“管资本为主”将释放整个国资体系的潜力,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从以前的“管企业”到现在的“管资本”,行政干预将大大收缩,在诸如企业高管人员的任命、重大投资决策的拍板等方面,市场将享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具体路径上,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将是“管资本”的重要实现形式。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保利指出,建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可以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是提升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有了国资运营、投资平台来专持国有股权,有利于推进国企股权多元化,建立有效率的董事会。二是提高国有股权的流动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对持股企业股权的增减,实现股权在各国有企业间的重新配置,使国有股权流动起来,实现国有资本的布局调整,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近年来,我国已经涌现了一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如中央企业里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地方国企里的上海国盛集团等。按照《决定》,今后会有更多的国资运营、投资平台出现。

  有望成一道投资“主菜”

  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或许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有利时机。巴克莱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指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是从优质公司和优质资产开始的,这种方式有望得到推广。比如在中石化之后,传统垄断行业预计有一系列的变化。在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市政服务、金融和电信等方面,将有实质性进展。

  地方国资国企层面,改革力度可能会更大。因为地方政府面临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债务一再延期和减少产能过剩等多种挑战,会积极寻找机会对国资国企进行重组。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资国企改革有可能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海通证券投资顾问余西里表示,在A股市场中,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整体市值的比例超过60%。如果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得不到明显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难言成功。

  云程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訾源认为,国资国企改革是“两会”前后的一道投资“主菜”,上海、广州等重点地区的部分上市公司值得跟踪,总体而言遵循几条大的思路:国企转让部分股权给民资或者战略投资者、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国企以及注入部分资产推进证券化的企业。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