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烂股票”为什么更受青睐

2014年02月24日 08:48    来源: 金融投资报    

肖国元

  就属性多面的A股市场而言,有一个判断大体是正确的,反映了这个市场的一个特质。这个判断就是:烂股票更受青睐。

  所谓“更受青睐”,当然是相对于同期的所谓“好股票”而言的。君不见,即使早期的深发展、深科技与四川长虹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树立了“好股票”的典范,但是,在二级市场登峰造极的还是亿安科技、康达尔之流。翻看过去的股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次牛市来临,涨得最多的还是那些“戴帽”的ST股票,而投资者心目中的蓝筹股难望其项背。

  这种现象正常吗?有什么因素可以促成这种改变?

  烂股票为什么更受青睐?答案之一是与投资者的理念有关。在许多人看来,能涨的股票就是好股票。不错,不涨的股票当然不是好股票。因为股价不涨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公司不好。但是,投资者应该清楚,股价上涨的原因却是多样的。公司能挣钱只是上涨的一个理由,而许许多多有可能使公司挣钱的题材、概念也能促使股价大涨特涨。因为炒股票就是炒预期,所以投资者炒作题材、概念,似乎也不是什么离经叛道之举。然而,从1990年代炒到2010年代,有多少题材、概念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有多少投资者从这样的炒作中获得了收益?对这些问题的追问,留给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是后悔与伤痛。看来,“能涨的就是好股票”这样的理念是偏颇的,经不起推敲,不可能成为大多数投资者炒作“烂股票”的理由。

  进一步,笔者关心的是,为什么这样的游戏可以周而复始,往复无穷?有人给出了答案:投资者赌性太重。从人性的角度给出答案,似乎是最深刻的、最彻底的,因为它触及了“人性”这个终极原因。不过,人性善恶之论从来就没有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而让人心服口服。而且理论上,除了人的原始的生理性需求出自于动物本能之外,人的属性更多的是其社会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行动大体上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用赌性来解释“烂股票更受青睐”是没有说服力的敷衍。如是,我们离得出正确的结论仍有很远的路程。

  也有人认为原因在于A股市场好公司不多,炒烂股票是被迫无奈。甚至有人更彻底,认为与海外优秀公司比较,A股市场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好公司的。一些当时所谓的好公司也是短命的、好景不长的。这样来解释投资者行为,似乎是合理的。A股历史上,一些好公司得到了市场的追捧,说明投资者是理性的、识货的,具有足够的判断力。因此,“烂股票更受青睐”不过是“好股票是如此稀少”的另一面。然而,即使A股市场没有很优秀的公司,但与那些烂公司相比较,投资者对前者的追捧远不如对后者那么热烈、执着。因此,仅仅从公司好坏的角度来解释投资者的嗜好似乎不够完整,甚至可以说有失偏颇。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排除人性的宿命论,A股市场投资者的行为是适应环境而做出的选择。就股市而言,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因素非常多,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一个,即风险收益比,亦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的可能性。而影响风险收益比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公司的好坏;一个是违规成本的高低。如果公司好,法治严明,表现在股市上就是投资者崇尚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如果公司不好,加上违规成本低,股市里就会乌烟瘴气,投资者就投机取巧。因此,一个好公司不多、好公司不可持续的市场是缺乏吸引力的,投资者人数会逐渐减少,呈现出“逸漏效应”。

  另一方面,如果法治不彰,惩处不力,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可以打擦边球,乃至违规犯法而不用付出太大的代价,那么通过二级市场操纵股价、博取财富是非常有效的致富之道。而且,其社会示范效应异常明显,“羊群效应”使得千千万万的投资者跟风而来,络绎不绝。

  一边是长期的低收益;一边是短期的赚快钱。两相权衡,大多数人自然抛离“好股票”而倾向于追捧“烂股票”。这也许解释了“烂股票”为何在A股市场炙手可热。由此可知,要想扭转股市风气,矫正市场行为,还股市以正道,还得从“改造公司”与“彰明法治”下手。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