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门红”首月,山东保险机构的扩张步伐却减缓了很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份,山东保监局仅批准开张了6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其中包括4家中心支公司和2家支公司,较去年同期的23家减少了17家。
而在青岛,1月份仅有1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获得了开业批文,2013年同期青岛保监局却放行了5家机构开设。
“保险公司粗放经营野蛮开发,‘跑马圈地’的疯狂时代一去不返了。”20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一家驻鲁中小型寿险公司负责人说,“机构开设批文‘一纸难求’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发展在回归理性,也是保险业向科学规划和稳健经营转型过程中的艰难探索,更是巨大考验。”机构开设脚步趋缓
2014年1月8日,太平人寿保险青岛分公司第一支公司获准开业,这是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可以查询到的青岛保监局28张行政许可里唯一的一张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批文。
而去年同期,青岛保监局却一口气批复了5家保险机构的开业申请,包括4家支公司和1家营销服务部,均为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分别是英大泰和财险青岛开发区支公司、太平财险胶州支公司、泰山财险青岛市城阳支公司、紫金财险平度支公司和国泰财险青岛营销服务部。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山东保监局辖区。
据导报记者统计,今年1月份,山东保监局仅批准开张了6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其中包括4家中心支公司和2家支公司,分别是农银人寿保险枣庄中心支公司、北大方正人寿保险临沂中心支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潍坊中心支公司、浙商财产保险淄博中心支公司和农银人寿保险泰安市肥城支公司、紫金财产保险临沂市莒南支公司。
相比较2013年1月山东保监局密集批设了23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保险机构的扩张正在大幅度减缓。
从全国范围来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铺设审批也正在收紧。此前,市场传出消息称“成立8年仍处在亏损期的寿险公司,可能很难在机构铺设上得到监管部门核准”。
导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4月1日起执行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特别限制了保险公司省级分支机构的开设,规定除专业性保险公司外,开业未满两年的保险公司不能在注册地所在省域以外设立分支机构。“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时,其上一年度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要达到150%以上。”“行业转型的艰难探索”
“以往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筹建和监管部门的市场准入审批,都很少针对地域保险市场进行研究分析,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统筹,导致机构批设失衡,并且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资深行业人士向导报记者透露。
据导报记者统计,在2013年1月山东省保监局核准开设的23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中,仅安华农业保险1家公司就获准开设5家支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也获得3家支公司开业批复。从地市分布看,仅潍坊市就有7家保险分支机构落户,枣庄和德州分别摘取3家,其余10家分支机构则分布在淄博、济南、滨州、聊城、莱芜、烟台、济宁、菏泽等8个地市。
“保险公司在短期内开设大量分支机构,常常会出现自身人才储备不足,管理和投入跟不上等问题,影响分支机构的后期发展和整个公司的稳健经营。”中国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出台答记者问时曾如是表示。
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于分支机构扩张过快,导致本来就人才积淀匮乏的保险行业人才争夺战更加白热化。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审批正逐渐收紧,开设批文‘一纸难求’或将成为常态,这是整个行业发展在回归理性,向精耕细作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艰难转型。”上述驻鲁中小型寿险公司负责人认为,准入门槛的提高,将倒逼保险公司在开设分支机构时审慎决策,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摒弃粗放经营和管理的做法。而不能通过跑马圈地机构扩张的办法来扩大经营范围冲击保费规模,短期来看,又是对三级梯队公司的一个巨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