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子公司慎对高风险业务

2014年02月19日 07:5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田露

  近期信托兑付危机再度引发关注。对基金行业而言,基金子公司数量已升至63家,部分子公司开展了类似的通道业务,这些子公司会不会牵扯进类似的危机?一些基金业高管及与基金子公司存在业务来往的机构人士认为,基金子公司类信托业务目前潜藏的风险较大,但尚未达到爆发系统性风险的程度,而且目前不少子公司都比较警惕,有意规避矿业信托及部分地方融资项目。

  类信托业务风险大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子公司成立一年多的时间,资产规模已接近200亿元。从相关介绍来看,这家子公司主要拓展的是房地产融资和政府基建项目融资业务。

  当中国证券报记者和该基金公司一位高管探讨整个行业的形势时,这位高管坦率表示:“个人认为,现在基金子公司所做的类信托业务风险挺大,但总体而言,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风险,出现20%或30%的项目都兑付不了的情况还是不太可能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子公司做的都是房地产融资业务,而这反而是风险较小的领域。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一些专业从事房地产融资服务的中介公司人士的印证,据记者了解,这些中介公司已成为许多基金子公司的密切合作者。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房地产融资的主体是企业,有些甚至是知名房企,与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相比,企业的执行力和诚信度反而更加突出;而且,在开展此类业务时,基金子公司往往会要求房地产企业以土地质押作为还款付息的担保。

  “一是土地的变现能力非常好,只要不是在特别偏远的地方都不错;二是往往要求超过50%的质押率,也就是说,如果融资1亿元,那土地的价值必须要在2亿元以上。这样即使开发商还不了款,把土地打个对折卖给大型房企,都能收回本金。而且,地价一下跌50%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这方面的业务,其实是风险比较低的,外界的担心有点过虑了。”一位主管专户业务的基金公司高管这样说道。

  回避矿业类信托业务

  “矿业方面的类信托项目,我们是碰都不碰的,这里面太复杂,可能存在的纠纷太多了。”春节前后,一些矿业信托面临兑付危机的消息四起,而当记者和一些基金公司高管交流时,他们明确表示,子公司早就对此类业务进行回避。

  “矿产企业的法人结构本来就有些混乱,采矿权、经营权等经常弄得不清不楚,何况还涉及到矿产资源的储量、质量评估问题。一句话,万一砸在手里,到时候卖给谁啊!”上述高管说。

  他同时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包括他们在内,有不少基金子公司对地方政府的融资项目都不太看好,原因主要是企业与政府相比,实质上还是比较弱势,一旦一些地方政府出现拖延还款的情况,基金子公司要通过法庭诉讼解决问题就比较困难。

  业内人士透露,为规避类信托业务存在的一些风险,部分基金子公司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业务标准:“质押率是否充足”、“是否处于经济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以及“项目的处置变现是否便捷”等核心条件。此外,他们也表示,有些基金公司已作出一定调整,不向子公司施予过多的规模考核压力,而把考核重心更多地落在战略布局和业务导向上;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减少纯通道的业务比例,争取推出更多的主动管理型产品。如此种种,一定程度上都是着眼于防范风险的考虑。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