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信建投基金的尴尬首秀: 两“菜鸟”基金经理上位

2014年02月18日 06: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 2月18日讯 (记者 张桔 康博)近两年来,随着混业经营一盘棋局面的逐渐形成,基金公司的数量正在向三位数挺进。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表明,目前内地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89家,迄今最新的一家基金公司为华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从成立的时间上来看,内地的基金公司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立时间较早的基金公司,这类的基金公司总共是有59家,其中除去农银汇理和民生加银成立于2008年和浦银安盛成立于2007年外,其余的公司成立的时间都更早;第二类就是通常所说的“60后”基金公司,在这30家基金公司中,成立于2013年的基金公司有12家,根据相关媒体的统计,目前有5家发了首只的公募基金产品。

  对此,某新基金公司市场的负责人表示,现在新基金公司很难在蛋糕已经被切分很细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了,因为老的银行渠道等基本被大中型基金公司的档期所塞满了,而新起来的互联网金融也很难惠及到普通的投资者身上,所以很多新基金公司实际上一开始只能把重点放在专户产品和子公司身上。不管首募得成绩如何,能推出第一个产品就已经是成功了。

  中信建投基金的“困局”

  去年的8月份,中信建投基金公告成立,该基金公司属于券商系基金名下的又一新成员,最大的股东是中信建投证券,其拥有55%的股权,而其本身在证券领域颇有知名度。从成立时确定的目标看,其业务的重点就放在了固定收益类产品、结构化产品和专户定制类产品等方面。

  而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公司是去年的8月份获得证监会核准,9月12日在北京开业,公司旗下的首只产品中信建投稳信定期开放基金成立于今年1月27日,即旗下首只公募产品成立时,距中信建投基金开业仅仅过去了4个月的时间。根据记者的了解,通常情况下,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重点产品少则需要准备半年,多则需要准备一年的时间。因为市场对新基金公司很难迅速认可,从组建团队到产品设计再到拜访渠道和重点大客户,所花费的时间成本都是相当可观的。

  从基金经理的人选上看,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问题。资料显示,中信建投稳信定期开放基金所采用的是“双基金经理制”,但是其两位基金经理索隽石和王浩均是首次担任基金经理。其中索隽石曾在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从事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工作,任高级经理,王浩曾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工作,两人均出自券商系。

  而好在的一点是首只产品非权益类产品,不过其最终的首募份额也仅仅跨越了生死线,该基金在发行成立时首募了3.01亿份,很有可能其中有占比不在少数的帮忙基金。未来一旦打开后,该基金有可能陷入到规模缩水的窘境中。

  新基金公司的“无奈”

  中信建投的例子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其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新基金公司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人才严重短缺。

  来自某媒体的报道,2月14日,上银基金宣布旗下首只公募基金上银慧财宝货币基金上市发售。2月10日,永赢基金旗下的首只公募产品永赢货币也开始上市募集。资料显示上银基金和永赢基金分别于去年8月份和10月份获得证监会的成立核准,分别于8月份和11月份注册成立,分别是国内第84家和第86家基金公司,至今运营时间均未满半年。

  相关的统计表明,在这些新基金公司的产品中,除去中信建投的两位菜鸟外,上银慧财宝货币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陈玥、国寿安保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黄力、道富增鑫定期开放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王玥、中加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闫沛贤和鑫元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张明凯任职前也都无公募基金管理经验。而正在发行的永赢货币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李广云是这些人中唯一管理过公募基金的。

  不仅基金经理队伍人才缺乏,市场、渠道、电商等多方面人才也是新基金公司发展所遭遇的“瓶颈”。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实际上新基金公司更乐于从股东方引进多人的管理团队,这样某种程度上能省去高额的成本,而且便于清晰地理会股东对基金公司的发展意图,做到上下步调相统一。

  2014年,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公募基金的家数将突破100家,目前已经有包括中金基金这样背景强大的基金公司山雨欲来,其中还会有类似天弘基金这样的破茧成蝶者吗?让我们姑且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