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收费再出新规 异地取养老金 每月两笔免手续费

2014年02月17日 08:25    来源: 今日早报    

  面对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银行收费再出新规

  异地取养老金,

  每月两笔、每笔2500元免收手续费

  上周末,国家发展改革委、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该通知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目录,自今年8月1日起有条件免收个人客户账户管理费、年费和养老金异地取款手续费,并降低部分收费标准。

  有条件免收养老金异地取款手续费

  根据发展改革委、银监会公布的《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商业银行为银行客户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管理,包括部分转账汇款、现金汇款、取现和票据等服务项目,具体收费项目和标准按《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执行。

  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免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本行签约开立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含退休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本行异地(含本行柜台和ATM)取现手续费。

  对于银行客户账户中(不含信用卡)没有享受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为其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

  两部门还要求商业银行为银行客户提供账户变动短信提醒服务并收费的,应事先通过网点或电子渠道等与银行客户签约;未与银行客户签约的,不得收费。

  服务收费定价权在银行

  对于广大储户而言,规范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政策措施颇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在过去的几年间,涉及银行服务收费问题的纠纷屡屡见诸报端,没有享受服务却莫名其妙多出的“服务费”,办理任何银行业务都会产生的各种手续费,再加上其他林林总总、花样繁多的各式银行收费——无怪乎人们会经常感叹,“银行太好挣钱了。”

  对于提供的服务收取费用,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储户,原本都是件符合市场规则的“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在中国,为什么银行收费经常会跟“乱”字挂上钩呢?

  国内一位著名的银行家曾经告诉记者,衡量银行收费是否属于“乱收费”的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银行收费的服务项目是否在事前跟储户进行了约定;二是银行在收取费用时是否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换言之,只要事先告诉你这项服务收费,并且向你提供了这项服务,那么收费就称不上乱收费。

  从契约精神的角度看,这两条标准无疑是“乱”与“不乱”的分界线,可在中国的银行市场,这两条标准总还是让人觉得缺乏一些说服力。根源在于与中国巨大的金融市场相比,屈指可选的银行实在拥有太大的话语权。相对于普通的客户而言,银行在服务收费等问题上存在着毋庸置疑的定价权,普通客户几乎没有议价的能力。再加上,对于很多普通储户而言,工资、养老金、公积金等等,放在哪里并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凡此种种,使得银行成为决定收费与否、收取多少、如何收取等规则的制定者,也使得“乱”与“不乱”的各种收费都带有点无可争议的霸道感觉。

  其实,对于银行收费问题的行政干预,最近几年始终没有停止过。然而,尽管行政手段的干预可以直接减少现有的收费项目,但随着“金融创新”的脚步不止,被取消的收费项目分分钟都会被新的收费项目所代替,收费的定价权依旧掌握在银行的手中。

  互联网金融推动银行变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银监会出台的新政策对于银行业的服务性收费无疑将起到立竿见影的规范作用,但与“有形的手”相比,根治银行乱收费还需要银行业大环境的改变。

  事实上,最近一两年,银行的服务性收费相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许多家商业银行不约而同规范自己的收费项目,调低自己的收费标准,这其中自有来自行政干预的压力,但与之相比,对银行业触动更大的还是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新兴的支付方式、理财方式强烈地冲击着银行的传统业务。ATM取款收费?那我就选择电子支付;跨行转账收费?那我就选择支付宝转账……与此同时,不断流失的储户存款,日益上涨的资金价格,使得银行必须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客户留住。

  在传统的金融业遭遇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背景下,在民营银行开闸在即、金融市场不断多元化的背景下,现有的那些大型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是储户们唯一的选择,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正在动摇。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商业银行仍旧一成不变地维持着自己的强势,面对的就只能是储户们“用脚投票”的现实。

  由此可见,在监管部门高调治理银行乱收费问题的同时,能对银行收费问题产生根本性作用的,并非在于减少收费项目或是降低收费标准的行政规定,而在于给中国的金融行业继续打开市场化的窗口。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