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金额不小的压岁钱是春节里最让人高兴的事情之一,压岁钱理财成风尚,而买卖方便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成为今年压岁钱等零散资金的重要流向。
压岁钱“投资”方式多样 互联网理财持续升温
在长春市建设银行一家支行里,市民周楠正在挑选金饰。“金价便宜,打算用压岁钱给孩子买些金饰,好看又保值。”该支行客户经理表示,这几天5克到10克的黄金饰品最为走俏。
中国银行客户经理范先生说,春节期间大家开始关注生肖金饰。“很多家长给孩子买2克重的生肖马。黄金能保值,让压岁钱更有意义。”记者在长春市一些银行采访发现,黄金产品销售火爆,购金以年轻人居多,花费大都在1000元以下。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刘丽辉在母亲的推荐下,把自己收到的压岁钱购买了记账式“纸黄金”。“金价较低,应该有升值空间。金额不大,即使赔了也能学到些理财知识。”
保险也成为压岁钱另一种“出路”。“每年的压岁钱都用来买保险,连续交5年-10年,直到孩子18年-21岁。”长春市民刘晓雪说,“这笔资金将来可用做大学学费和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基金,压岁钱缴款既能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还能有收益。”
除了黄金、保险等传统理财方式,互联网理财产品也成为不少年轻人压岁钱的新去处。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刘博把自己的每一笔压岁钱都及时存进银行,然后迅速转入自己的支付宝账户,用来购买“余额宝”理财产品。
“每笔几百块,积少成多也不是个小数目。”刘博说。他周边的许多同学已经养成了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习惯。
微信理财通、阿里余额宝、网易添金计划……种类繁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购买方便。这些产品大都在6%以上的收益率,一万元的本金每天有近两元的收益,“比存银行合适多了。”
规划投资成为时尚 理财门槛不断降低
在一些理财规划专家看来,每年春节过后就会显现出一个“压岁钱理财”的小高潮。购买额度较低、理财主体偏年轻、以经验学习为主是这波小高峰的主要特点。
不少银行针对逐步兴起的“儿童理财”市场推出各类产品。中国工商银行专为16岁的未成年客户及其父母推出“宝贝成长卡”,以家庭为单位,可办理储蓄理财等金融业务。
渤海银行的“奇妙卡”、民生银行的“小鬼当家卡”等产品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记者在这些银行走访了解到,春节期间办理该类业务的用户较多,不少家长期望通过这些简单的储蓄理财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除银行等传统机构的传统理财产品之外,在互联网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的今天,理财门槛不断降低,理财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金融普惠性不断增强。
传统金融机构覆盖面有限,互联网理财产品“1元起存、零元手续费”和远超过同业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极大地填补了传统理财产品空白,使手中攥着压岁钱的青少年投资者享受更“接地气儿”的“草根金融”服务。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丁肇勇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使持有资金少、但群体数量庞大的青少年投资者通过互联网聚集资金、盘活存量、创造增量,推高收益率。此外,24小时随买随卖的“T+0”交易,更适合手中余钱不多的他们。
针对春节的理财小高潮,不少互联网理财产品节前就推出了春节理财计划,春节期间更是促销不断。
微信理财通在一月下旬便将春节期间的收益发放情况公布。苏宁零钱宝1月31日收益率高达6.6950%,春节期间推出了新春红包抽奖活动,每天一万个的红包发放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正确树立金钱观念 高度警惕理财风险
“利用压岁钱培养青少年的理财观念很有必要,但不应过度强调资金的收益情况。”长春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郑晓华说,“金钱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取舍。”
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心理发育并未完全成熟,家长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理财行为培养,同时将风险意识灌输贯穿始终。与此同时,在进行理财产品购买时通过引导多听取孩子意见,建立民主的交流氛围。
除此之外,理财产品的风险也应得到应有重视。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丁肇勇说:“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售卖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要仔细研究理财产品的具体细节,看其本金和收益是否有保证,不要盲目购买。”
针对收益率颇高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丁肇勇认为很大程度上属于互联网企业牺牲部分利润吸引投资者的营销手段。“预期收益率不会‘高居不下’,消费者一定要谨慎。”
也有专家提醒,投资者应掌握不同收益率内涵,进而对理财产品做出理智判断。以最常见的“每万份基金净收益”和“七日年华收益率”来说,前者指投资一万元在当日的获利金额,后者作为均值指标只能体现过去七日大致的浮动。
为吸引投资者,基金可通过操作做高七日年化收益率,但若市场突变资金大量出场,风险便会显现。专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时应多关注每万份基金净收益,它代表当前真实收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