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金融的春节狂欢 银行的应对措施有些尴尬

2014年02月07日 07:44    来源: 解放日报     孟群舒

  刚刚过去的马年春节,是互联网金融的狂欢。春节前,上班族选择把刚刚领到的年终奖转入余额宝或者理财通;春节来临时,微信抢红包一炮打响,男女老少心里像“长草”,心心念念想着,心痒难搔盼着。整个春节,每天都有微信群此起彼伏地发红包、抢红包、谢红包。

  分析人士预计有2亿微信活跃用户参与抢红包。而根据腾讯发布的数据,仅除夕到大年初一16点,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由于发红包需要从银行储蓄卡扣款,抢到的红包可以提现,因此大量微信用户捆绑了银行卡。这意味着,微信在短短几天内轻松掌握了500万个以上的银行账户。

  作为传统金融的代表,银行此刻已坐在了火山口上。令人畏惧的不只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而是互联网企业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对应用场景的精心营造和透彻分析,对客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客观地说,不少条条框框阻碍着银行。一是拘泥于业务,忽略应用。银行投入最多精力的依然是存、贷、汇等基础业务,而对一些好用好玩的应用场景缺乏关注。二是门户之见。不论银行大小,都只服务自己的客户。A银行可以开发抢红包游戏,但不愿让B银行的客户也来玩。所以,银行只是市场中的一个玩家,而做不出一个平台。另外,还有政策束缚。银行接受严格的监管,比如,“银行理财产品”有5万元的门槛,这是不可逾越的政策红线。

  这些条条框框,互联网企业都没有。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它们更像是外行领导内行,有着各种新奇思路,也更容易创造出独立第三方平台。而银行始终是内行领导内行,很难跳出框框,走出新路。

  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银行的应对措施有些尴尬。媒体曝光,银行对“移动理财”的转入金额进行限制。要想把账户金额转入微信理财通,有银行做出每月交易总额5万元的限制,还有一些银行进行了单日交易额限制。

  但是,互联网金融是拦不住的,要留住客户的钱,先要留住他们的心。中国理财市场一直落后于欧美国家,中国16万亿元的活期存款不甘于白白躺在银行账户上。银行如何在这场互联网金融的狂欢中分一杯羹,已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