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影响和改造已经日渐明显,在许多方面甚至是一种革命性的颠覆。大多数传统企业尽快培养互联网思维正成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必须具备的生存之道。
现实中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巨大“杀伤力”:手机行业曾经的“大哥大”诺基亚在苹果和三星的围剿下轰然倒闭,小米对中国的山寨手机进行了“绝杀“,支付宝正在撼动整个金融体系,而传统的图书发行和纸质媒体要么关张、要么痛苦转型……
在传统的工业化时代,企业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生产、物流和营销所依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受到了极大冲击。互联网的核心是将信息电子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存储和传输,由此大大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必然会走向物联网,物体与物体间无缝对接,人与物整合。互联网思维包含了人、财、物三位一体的信息化、虚拟化思维模式。
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开始尝试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企业发展战略。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效果似乎并不显著。以移动互联网的“排头兵”中国移动为例,它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飞聊业务,但到2013年,飞聊就因为客户不足300万而不得不停止运营。相比之下,腾讯公司刚刚面世的微信,用户却出现爆炸式增长,总量突破了6亿。
中国移动的失利与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密不可分。传统领域的国有企业想要培养互联网思维,以下工作必不可少:
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以互联网思维重建企业发展战略。互联网技术大大压缩了现实世界的变革周期和成本,在全面改造原有产业模式的同时,打造全新的线上线下协作世界。不过互联网思维不仅仅停留在电子商务层面上,电商只是涉及企业的销售或者业务层面,从整个公司的运作层面来看,它还不够涵盖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其次,重构企业资源的组织体系。互联网打通了全球的信息传输,那么企业的外部资源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筛选,不仅任何硬件资源都可以全球采购,信息资源同样可以进行跨区域的组织。国有企业必须打破原来的行政考核机制下的资源分配办法,在内部组建产品经理负责制的经理人团队。可以考虑加快调整企业层级重组、互联网业务流程重组和工作协作方式改变,更注重以企业新文化和新规则制定来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将大量分散管理的事业群、小事业部、甚至几个人的工作室,依据相应的规则、授权和利益分配模式,直接对接到企业内部平台以报备方式实现管理。
再次,树立用户至上的全新理念。虽然传统企业也强调顾客至上,但由于缺乏有效互动和消费者权利移交,所以只停留在表面上。而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已经反客为主,真正拥有了消费主动权。不少国有企业提供的是关系民生的公共产品,更应该主动将消费者利益放到第一位。可以考虑改变现有的产品研发和推广流程,强化以用户体验来推动研发和产品调整的内容。由于互联网企业会在产品还不够成熟时就推向市场,然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完善,但同样一款产品,国有企业往往会先用较多时间内部研发,相对成熟时才正式公布,但此时往往已经被互联网企业抛在了身后。
最后,要加大竞争力度,以市场竞争来推动国企的互联网思维形成。一些国企之所以对互联网思维采取漠然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市场有效的竞争。假如能够尽快打破垄断,让更多的国企投身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国企将会主动接受并运用互联网思维,从而使其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