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几个重量级专家云集的论坛同时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论坛,以及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与和讯网联合主办的财经中国年会上,众多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共同关注了“互联网金融”的话题。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业内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在股票和基金市场上都掀起了空前的热度,今年,更多专家对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开始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注点1
互联网金融不是包打天下
互联网金融,的确是2013年最火热的一个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刚刚过去的2013年,应该说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包括自贸区金融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允许民营资本参与商业银行的发起和设立,包括利率市场化的启动,股票发行制度向注册制方面的改革,还有互联网金融的蓄势待发,都是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金融变革的最重要的标志。
“除了利率市场化以外,最重要的战略性力量,或者说系统性力量只有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是推动中国金融向深度变革的一个重要力量,我们一定要从这个战略的高度意识到。”吴晓求说。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有深厚的逻辑基础,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因为它(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信息流的整合,从而造成了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但互联网金融不是包打天下。”吴晓求表示,工农中建四家银行的利润已经超过中国所有实体经济利润的总和,互联网金融“还有很多领域它是进不来的。特别是商业银行有它自身的优势。”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介入,中国金融的业态和结构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规避它、躲避它是不对的。
关注点2
互联网金融不可能代替线下
“股市到了最黑暗的时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心主任李稻葵一语震惊四座。
李稻葵说,中国股市的市值占GDP的比例,2005年最低为17%,2006年达到42%。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是最低点,达到36%。而同期GDP达到两位数增长,加上通货膨胀名义GDP增长超过10%。股市按理说应该同步,但并没有同步,反而跌到36%。股市在前年IPO停发,又根本没有起到股市的基本作用,“所以我说到了最黑暗的时刻。”
李稻葵认为,互联网在金融领域会比在商业领域带来更广阔,更绚丽,更光辉的前景。“但是,互联网金融在我看来不可能代替线下的金融,可能反而让线下的金融地位更高。”
互联网的作用是什么?互联网的作用是通过新的交易平台,让标准化的交易成本变得更低,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李稻葵表示,金融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处理软信息,互联网金融需要软信息的大决策,需要面对面的传统的金融,包括私募股权、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的大宗贷款来决定。
所以,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产生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李稻葵认为,如果银行股出现生机,整个的金融改革、股市会出现生机。
关注点3
银行没必要被吓得“睡不着”
“有银行业从业者说,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是跳街舞的,银行是跳国标的。隐隐渗透出银行是正规军,互联网金融是‘野路子’的意思。”在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举了个例子。“但是在我看来,关键要看观众喜欢看什么,如果你每天跳国标,大家的审美也会疲劳的,正是由于传统的金融体制下存在金融压力,服务不充分,效率低,跳街舞的人出来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
在郭田勇看来,银行业也要把准自己的方向,没有必要被互联网金融吓得“睡不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带来的真正冲击,我个人觉得至少从短期来看,主要是集中在零售银行领域,包括个人客户、小微企业等。也有客户花上百万元买信托,但让他把上百万投到余额宝,客户也会有担忧:如果把钱丢了怎么办?对于这部分客户,余额宝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
郭田勇认为,银行要结合自己的客户吸引系统和服务渠道,主动利用互联网来提高自己的水平。“银行业也要主动地学习和触网,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要主动地采取拿来主义,把互联网金融最先进的东西拿来,再进行创新,为我所用。”
郭田勇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确是代表了内生性的金融创新模式,未来互联网金融将跟传统的金融业、银行业相互融合,实现共融性的发展,进而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总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