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财政收入逐步回暖 营改增引领新税改显成效

2014年01月24日 07:34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崔文苑

  

  财政部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在逐步回暖的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收入经历了先降后升的“V形”反转,上半年增速仅为1.5%,在下半年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收入全年同比增长7.1%,以0.1%的优势完成预算目标。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形势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 财政收入形势逐步趋好

  主要得益于经济逐步回暖、贸易形势好转、相关增收措施落实及经济结构调整效应的释放

  2013年,我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1%,超过8%的预算目标;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1%,超过7%的预算目标,表明1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形势逐步趋好。在2013年上半年经济下行、财政减收的情况下,全国特别是中央财政顺利完成预算,主要得益于经济逐步回暖、贸易形势好转、相关增收措施落实及经济结构调整效应的释放。

  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是全国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效应进一步释放,“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金融、房地产等税收贡献度提高等方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

  此外,“企业转型升级的‘阵痛’逐渐消退,利好开始显现。”高顿财经研究院副院长赵刚表示。这一点可以从对全国税收收入贡献度较大的国有企业运行情况看出。

  统计显示,2013年,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保持增长,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050.5亿元,同比增长5.9%。国有企业主要指标的增长不仅促进了财政的增收,也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营改增引领的新税改显效

  结构性减税有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切实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

  2013年8月,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标志着我国税制改革迈出新步伐。营改增表面看是两个税种的归并,但会倒逼财税体制改革的配套,推进建立新的地方税体系。

  营改增引领新一轮税改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深刻影响。

  第一大变化是,营业税增幅放缓,增值税增加明显。数据显示,2013年,随着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开,营业税增速9月份明显回落,从两位数增长转为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增值税增速明显加快,自7月份起实现两位数的增速,虽然在四季度稍有回落,但稳增长的势头不变。“十二五”期间营改增一旦全面推开,营业税将不复存在,无论是地方主体税种还是地方财政收支,都将面临极大冲击。因此,这两个税种的变化背后,还隐藏着重建地方税制体系的重要改革任务。

  第二大变化是,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有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在调整中逐步壮大,税收贡献度越来越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

  第三大变化是,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这得益于结构性减税给小微企业减轻了负担。同时,由于小微企业大多分布在餐馆、商店、照相馆等服务行业,其负担的减轻带来了购买成本的降低,促进了消费提升。2013年国内消费税8230亿元,比上年增长4.5%。

  以营改增为引领,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简洁的税制结构。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谈及下一步税改时表示,除营改增外,还将加快消费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资源税等重点税种改革。

  □ 税收收入告别高增长格局

  税收收入难以出现高增长格局意味着,未来,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去年全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达85%。虽然去年财政收入增速完成预算目标,但税收收入将难以出现高增长的格局。这意味着,未来,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收入来之不易,就要更好地用到民生支出上。比如,2013年,新疆乌苏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取得新突破。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医疗保障资金3863万元的投入,更离不开财政部门在大力推行新医改工作过程中,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统计显示,2013年,全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节能环保支出等增长较快,分别为14.6%、13.3%、21.9%和14.2%。

  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有助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1年来,为了更好地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改善民生、促进重点领域发展,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除调整支出结构,还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并通过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来“管好”钱袋子,保障每一笔资金不浪费,发挥最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