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晨鸣纸业净利预增超2倍 财务公司助力业绩提升

2014年01月22日 07: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朱文达

  1月21日,晨鸣纸业(000488.SZ)大涨6.34%,而这或与公司年度净利润预增217%-230%有关。这是公司继先后从B股、H股回购股份之后,又一次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造纸行业需求萎靡且效益下滑,这给晨鸣纸业带来了极大压力,公司净利润一度下滑。尽管如此,晨鸣纸业还是实现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而截至2013年9月,在全国7,158家造纸及纸制品业企业中,公司以18.36%的毛利率远超11.68%的行业毛利率的均值。

  对于晨鸣纸业而言,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阻力或许在于高企的三费,尤其是巨额财务费用,而这一问题或将有明显转机,公司的财务公司即将成立,将节省大量融资成本,由此带动公司净利润的增长。

  净利预增超2倍

  来自山东省寿光市的晨鸣纸业,是一家登陆A股市场已超过13年的老牌上市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机制纸、纸板等纸品和造纸原料、造纸机械的生产、加工、销售。

  1月21日,晨鸣纸业公告称,控股股东寿光晨鸣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鸣控股)于1月20日购回通过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售出的8,660万股,交易后的持股比例由10.45%增至14.83%。

  同样是股份回购,性质却有所不同。此番高达8,660万股的约定式回购,实际上是一种融资手段,而公司在2013年先后进行对B股和H股的回购,则是响应监管部门对破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鼓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投资者信心的提振。

  与此同时,晨鸣纸业同日也公布了2013年业绩预告,公司年度净利润预计为70,000万元-73,000万元,与2012年度22,103.48万元的净利润相比,同比增长217%-230%。

  在利好的刺激之下,晨鸣纸业股票在1月21日开盘不久后涨停,截至收盘,仍大涨6.34%。

  毛利率远超行业均值

  多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晨鸣纸业的净利润曾出现明显的波动,但营收却稳步增长,而其毛利率更是远超国内同行业均值,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据Wind数据统计,晨鸣纸业从上市当年到201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45%、-38.62%、168.07%、72.67%、-19.68%、19.60%、-40.76%、171.12%、11.13%、-22.26%、39.16%、-47.71%、-63.66%,盈利能力波动的情况比较明显。

  而这并不意味着晨鸣纸业缺乏成长能力,公司多年来营业收入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增长。在2010年-2012年,晨鸣纸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58%、3.16%、11.35%。截至2013年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50.53亿元,同比略增0.59%。

  据晨鸣纸业证券部工作人员介绍,晨鸣纸业所属的造纸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与宏观经济存在较大相关性,公司业绩的波动情况与宏观经济相吻合。据了解,2012年受宏观经济的影响,造纸行业景气度下滑,行业需求萎靡且效益下滑,这也给晨鸣纸业带来了极大压力。

  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2010年-2012年,晨鸣纸业的毛利率分别为20.46%、15.87%、15.52%。由此,公司近三年来毛利率几乎处于下滑趋势,截至2013年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仍为18.36%。

  尽管如此,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全国造纸及纸制品业企业共有7,158家,行业平均毛利率公为11.68%。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晨鸣纸业虽然毛利率有所下滑,但仍然远超行业均值。

  财务公司或降低财务费

  从历史财务资料来看,晨鸣纸业盈利能力乏力的主要因素来自高企的三费,尤其是巨额财务费用。这一问题在未来或将有明显转机,公司的财务公司即将成立,或将节省大量融资成本,由此带动公司净利润的增长。

  2012年报显示,晨鸣纸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为114,448.92万元、111,024.69万元、109,276.00万元,其中财务费用的增长幅度最快,较2011年的43,202.20万元增长了152.94%。截至2013年三季度,公司的财务费用仍高达71,767.86万元。

  晨鸣纸业上述证券部员工表示,公司财务费用剧增的原来主要有两个原因。2012年,公司投入两大新项目,导致借款增加,加上已完工项目转入固定资产,利息由资本化转为费用化,使得财务费用进一步增加。

  而这一问题或将有实质改变。除了严控财务成本之外,晨鸣纸业的财务公司于2013年11月25日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筹建,公司由此成为全国造纸行业第一家拥有财务公司的企业,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