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旅游、汇金股份等公司近日公告定价情况,均剔除多达九成以上最高报价。这既表明发行方在预期不明朗时谨慎定价,但也反映出部分投资者对新股的追捧近乎狂热,报价显著偏离合理价位。中国证券报认为,IPO游戏规则已发生变化,投资者应及时抛弃“新股不败”的惯性思维,盲目抢筹的“打新”必将风险重重。
多年来,“打新”包赚不赔怪象让一些投资者放松警惕,将申购新股视为一项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此轮IPO重启后,不少机构在询价过程中热衷于猜测发行人和其他报价机构的心理价位,担心因报价“不够高”而拿不到新股。但新规则已经明确,被剔除的申购份额不得参与网下配售。盲目报高价到头来可能是白忙活一场。因此,投资者应当按照新规,参照行业市盈率、公司增长情况等客观数据理性报价,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揣摩政策的“潜台词”上。
殷鉴不远。金融危机后的IPO重启出现了一轮破发潮,一度让投资者深刻认识到“打新”风险。但当前“打新”资金热情高涨,不少人又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破发可能性不大;即使破发,自己应该不是那个站岗的人。事实上,有51家公司在短短半个月内获得批文,密集程度前所未有。这些公司将陆续上市,加上新股发行审批即将在3月恢复正常节奏,大量公司等待上市,价格必将走低,“打新”风险将陆续暴露。盲目报高价可能将自身置于风险之地,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奥赛康事件发生以来,不少公司发行市盈率反而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背后其实是有关方面心态没有摆正,真正的价格中枢被错乱的询价过程扭曲。新股发行改革要取得实效,真正实现由市场发现价格,需要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合理估值,理性报价,共同维护市场化定价的秩序。
当然,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还有赖于改革的深化和法制的完善。奥赛康暂缓发行让一些人担心市场化改革会出现倒退。其实,监管层已经释放明确信号,市场化改革只会有进行时,改革不会止步。监管部门将继续着力构建和完善市场制度体系,为市场化改革保驾护航,让市场主体有章可循。在此次新股发行改革中,只要市场有关各方依规行事,强化风险意识,理性报价,合理定价,改革成果必将经得起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