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市场化起航 金融大爆炸

2014年01月06日 07:25    来源: 北京晨报    

  你终于可以做出上帝的选择

  曾经听起来晦涩难懂又严肃的金融,如今却被互联网搅和得简单有趣;曾经打破脑袋都买不到的理财产品,如今却只需动动鼠标任你自由选择……你终于可以做出上帝的选择,悠闲地、轻松地选择着适合你的产品——如果银行没有,那么互联网金融一定会有。

  金融行业的变化正翻天覆地,这不仅归功于互联网的入侵,也归功于市场化的金融改革。2014年,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变革大过一切:传统的金融行业只有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才能对抗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才能适应市场化下的激烈竞争。

  67个名字等待落地

  民营银行开到家门口

  如果偶然发现,一家没听说过的银行就开在了你家的门口,这可能就是民营银行。有分析称,首批民营银行牌照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落地。

  银行不再只有国资背景,纯民资也能办银行。尽管这在中国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但现存的民资银行为数不多,且十余年没再增加。去年下半年以来,重新下发民营银行牌照的消息不断传出,也引得想进“银行圈儿”的非银行业界人士憧憬连连,纷纷申请银行名称。但事到如今,监管层仍对相关细则缄口不语。

  据大智慧通讯社对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名称预核准公告统计,2013年共有67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预核准,仅12月就有包括美锦银行、快乐银行、新华银行、和谐银行等24家民营银行名称通过预核准。与此同时,A股市场有40余家上市公司已申请或有计划申请民营银行。

  不过,近日银监会前副主席蔡鄂生公开表示,银监会下发民营银行牌照应该是分批进行,第一批有望在3月前发牌。

  不少观点认为,中国的银行数量越多,竞争才会越充分。话虽不错,但面对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银行巨擘,新成立的民营银行想要逆袭成功,绝非易事。毕竟银行业不缺“小弟”,而缺真正的创新与灵活。

  “生前遗嘱”已经签了

  银行退出机制今年疾行

  银行会倒闭吗?现在不会,但未来可说不定了。今年,银行的退出机制或许就会成型。

  就在两年前,银行还被看做是最好挣钱的行业,利润“高到不好意思说”。但这样的好光景或许一去不复返了。曾经靠着法定的高息差“躺着挣钱”的银行,在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如果经营不善,倒闭的说法并不是用来唬人的。

  对银行利润影响最深远的,是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加快。如今贷款利率浮动限制已被取消,而存款利率也将逐步放开,加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高息搅局,银行资金成本或许短期内将越来越高。实际上,自2012年下半年进一步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净利增速已经开始下滑。

  此外,银监会严整银行理财产品的“8号文”、即将推出的治理银行同业业务的“9号文”,都堪称“史上最严禁令”。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让银行“偷懒”的手段无处藏身,作为银行另一主要收入的中间业务收入在今年或许面临下滑。

  但是银行真的会在今年就出现倒闭吗?又是哪家银行最先倒下?恐怕还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见分晓,毕竟保证银行倒闭的条件——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银行退出机制都没有正式出台。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银行的退出机制已经提上日程。已经有银行行动起来,中行、招行两家银行率先代表大银行制定了“生前遗嘱”——一旦未来经营不善倒闭,将按此合同强制处置银行资产,以做倒闭补偿,从而减少大银行倒闭的风险蔓延开来。

  互联网金融继续爆发

  各种“宝”要过安全“门”

  对于金融业来说,2013年恐怕是他们经历过的最折腾的一年:一群做互联网的外行竟成功将晦涩难懂的金融业做成“地摊货”,搅得只会喝咖啡的金融大佬们心神不宁。而今年,恐怕还将愈演愈烈。

  看起来很“屌丝”的互联网,在去年成功逆袭了金融业。就在金融大佬们在为自己积累下来的风险经验骄傲时,各种“宝”已经横空出世,掠夺着传统金融业仅存的低成本资金——活期存款。

  去年6月,支付宝推出余额宝,打响这场战役的第一枪。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规模达1853亿元。于是,余额宝身后瞬间有了众多追随者:东方财富网发布“活期宝”;金融界发布“盈利宝”;百度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收益率达8%的“百度百发”;网易也在圣诞节推出“添金计划”,预期收益率高达10%左右……均远远高出传统金融业给出的大约5%到6%的预期收益率。

  不过,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大爆炸,但风险前景却不容乐观。去年10月,网贷平台出现大面积倒闭潮,让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各种“宝”类平台也频频曝出安全隐患。

  今年,互联网与金融的磨合可能擦出火花。传统金融业在去年年底就开始打起针对互联网的“自卫反击战”,不仅将网点开在微信里、网店里、社区里,还将产品芯片化、网络化、高息化。

  不过,互联网活跃发散的思维,加上传统金融业沉稳专业的风控投资,才是最完美的搭配,“竞合”恐怕是金融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打戏。

  银行网点从物理到虚拟

  社区银行后网络银行兴起

  没有网点、没有柜员,但银行业务却能正常运行;就算足不出户,或是无卡取现,也都能实现……虽然听起来有些科幻,但这就是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2014年,银行在大兴土木开展社区银行之后,网络银行或将逐渐兴起。

  去年,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互联网公司,轻易地抢夺了银行维系多年的客户。银行对此的反应是,走进社区,开辟社区银行,将每个小区居民变为“自家人”。

  即使银监会曾下文叫停这一模式,但银行走社区化的路线并未因此而动摇,因为,社区银行的成本只有普通网点的八分之一。

  房地产价格上涨形成的巨额成本,让原先密集的网点成了银行的累赘,银行正在探寻新的发展之路,而网络是不二选择。实际上,去年就有银行开始减少现有的网点数量,如今的网银可以办理银行柜台80%以上的业务。此外,已有正在申请的民营银行负责人表示,未来可能朝着网络银行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