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报道,国家将取消大豆和棉花的收储政策,改为直补农户。
中国的农产品保护性托市收储政策已实行近十年,先后包括小麦、玉米、稻谷、大豆、棉花、白糖等品种,收储政策通过设定国家收储价,保证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最低价,保障其收入从而保护其种植积极性。
收储机制对保护农民收入稳定其种粮积极性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副作用”也显而易见。收储机制具有明显的政府干预市场的特点,拉高了部分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使得其国际国内市场严重倒挂:一方面,国家收储后承担巨大的库存压力,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价格高,部分受地域限制、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够无法从事进口贸易的下游加工企业叫苦不迭,而有进口能力的企业则舍弃国内市场转而设法进口原料,使得进口大量增加,最终结果是政府主观上想保护国内农业,客观上却造成其实际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以大豆为例,2013年临时收储价4600元/吨,而目前美国大豆进口折算到港成本仅4200元/吨不到,南美豆更低只有4000元/吨左右,收储价和市场价差高达400-600元/吨,未来如果南美丰收进口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价差将更大。东北地区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基本全部停产,沿海大型大豆加工企业的原料基本全部依靠从美国和南美巴西阿根廷进口,年进口量6900万吨。
再看棉花,过去两年我国收储了1000万吨的棉花,占全球库存的60%。收储库存承担的资金占用、库容、价差亏损压力等越来越大,但农民把粮食种出来了,国家又不能不收,更不能降低收储价,否则就会挫伤农民积极性,收储政策已然陷入两难境地,换句话说,国家在收储政策上面临的压力已经空前了。
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逐年增加。上述所谓的库存压力,不是说粮食库存已经多的吃不完,恰恰相反,产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需求量增长,如2013/2014年我国玉米年需求量估计达2.16亿吨,产量只有2.11亿吨,6746万吨的库存也只是年需求量的31%,大豆年需求量7950万吨,而目前国内年产量已下降到1200万吨左右,不足需求量的1/6。有消息称国储大豆库存400-500万吨,更是只有年需求量的7%不到,可以说国家粮食安全的神经线依然非常脆弱。只是收储政策这一具有明显“副作用”的政策,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局面。否则,仅仅依靠财政力量来解决农民种粮和卖粮问题,除了使国家背上日益沉重的包袱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对粮食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也非常不利,更别谈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综合收益。
此次选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豆和棉花品种作为改革试点,对玉米、小麦和稻谷等主粮品种未做调整,与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一直以来贯彻实施的“确保主粮安全”粮食战略相符合,如果试点品种的改革取得成功再向主粮品种推行无疑是较为稳妥的做法。但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中央很多政策落实到基层执行起来总会大打折扣或变向,目前这一政策的很多细节也尚未公布,但这一信号明确我国的粮食储备体系要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了。
大连大豆目前仍属非转基因概念,其价格能维持远高于进口成本,国家临时收储价无疑对其提供了支撑。取消收储改直补,影响较为利空,一方面直补如果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国产大豆供应增加将构成利空;另一方面,国产大豆和进口豆加工后的产品豆粕和豆油的销售价格是一样的,而加工国产豆比进口豆出油低3%,豆粕增加3%,油和粕差价约合100元,还没算两者大豆本身之间的价差,国产豆必须降价才能吸引加工企业采购加工,目前期货价格无疑缺少吸引力。
豆粕和豆油本身已经是与进口大豆和豆油密切相关的,所受影响不大,关注焦点在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