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来,两融市场的融资净买入额较11月出现了不少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银行、证券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大幅增长,前期热门的国防军工等题材股和被市场爆炒的成长股融资净买入额减退。此外,贵州茅台等大盘蓝筹也受到融资的追捧。分析人士指出,蓝筹估值处于低谷,绩优龙头价值凸显,同时IPO利好券商 ,新股上市不确定性引发的避险情绪,可能是造成当前布局方式的主要原因。
蓝筹成长融资现分歧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12月全月,银行、非银金融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分别达到了31.29亿元和23.47亿元;而在11月,尽管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的净买入额仅次于国防军工居第二、第三位,但金额远低于12月,分别为17.85亿元和17.68亿元。
16只银行业两融标的中,12月仅有宁波银行 、华夏银行和中信银行三只个股呈融资净偿还状态,浦发银行 、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了3.9亿元。非银金融方面,东吴证券 、招商证券 、中信证券 、国海证券的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了2.2亿元。
此外,从融资净买入额的环比增幅上看,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建筑建材、电子、汽车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均在12月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医药生物和房地产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也超过了10亿元,均较11月出现明显提升。钢铁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则从11月的-3.08亿元变为12月的1616.32万元,增长明显。
相反,11月净买入额居首位的国防军工行业,以及居前的公用事业、农林牧渔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居最后三位,分别为-4.20亿元、-2.39亿元和-1.35亿元。商业贸易、传媒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减退较为明显。
与11月相比,融资净买入额发生“逆袭”的个股多为蓝筹股。12月融资净买入额增量居前的个股为贵州茅台 、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华闻传媒 、中信证券,这些个股在11月均呈现融资净偿还状态,在12月受到了融资客的追捧。
从全部两融标的股来看,苏宁云商 、中国卫星 、掌趣科技 、中国重工 、外高桥 、航天电子 、北大荒 、海南橡胶等前期热门的题材股融资净买入额均环比减退了2.8亿元以上。传媒行业中,华谊兄弟 、博瑞传播 、掌趣科技、新华传媒 、人民网等融资净买入额均大幅回落。不难发现,这些大多数为前期热门成长股。
融资布局思路或变
当前,IPO重启是影响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从上述数据看出,近期融资布局主要围绕大盘蓝筹股,特别是银行、证券、食品饮料、有色、建材等,而有意识地撤离在2013年被爆炒的高估值成长股和题材股。
首先,估值方面来看,2013年末银行股迎来破净潮,而且大多数银行股的A股股价相对于H股价格均呈现折价状态,其中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尤甚。同理,近期贵州茅台的股价屡创新低,引发了融资客的布局。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在改革浪潮下,绩优大盘蓝筹股适当配置有助于平稳穿越改革阵痛。
不过,短期内银行股依然受到压制。华安证券认为,阶段性的流动性趋紧对第四季度银行业的盈利与稳定带来冲击,银行自身创新转型瓶颈短期内难见实质性突破,随着各项金改措施的持续推进,板块或活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不佳的行情 .
其次,IPO给券商带来的利好不言而喻。民族证券认为,2014年证券业迎来多重利好,其中IPO开闸将使得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将使得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和证券化率进一步提升,股票衍生品和债权市场也将大幅增长。同时,新三板扩容、融资融券业务稳定增长、投资对冲工具运用增多、自营投资范围扩大等,均有助于证券业业绩提升。华泰证券认为,IPO重启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主要利好发行券商和创投类公司。
对此,兴业证券认为,2014年可能有700多只新股,融资规模约4200亿元,其中创业板上市260只,平均融资2.4亿元。其预计1月份新股蜜月期之后,IPO新政将冲击现有市值结构,导致挤泡沫,优质成长股以及传统产业的绩优龙头股更显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