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三成非国有行停贷 多地二手房价跌

2013年12月25日 07:47    来源: 广州日报    

  住建部强调明年楼市调控连续性稳定性 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从严落实

  昨日,住建部部长姜建新称,2014年要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

  而记者了解到,由于年底停贷和多个城市房地产政策收紧的影响,目前多地二手房交易已经呈现颓势。分析称,虽然明年年初房贷会渐趋宽松,但由于楼市调控政策依然有从紧的趋势,年初的房地产市场温和开局的可能性大,不排除有调整的可能。

  文/ 记者潘彧

  本报讯 昨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引述中国住建部部长姜建新称,2014年要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执行好既有的调控措施。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从严落实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措施。而记者获悉,受年底停贷和多城市房地产政策收紧的影响,目前多地二手房交易已现颓势。

  记者从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半年快评中看到,通过对全国21个城市的66家银行的电话调研发现,各地银行贷款总体已进一步收紧,已经有三成非国有银行停止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而国有银行停贷的比例明显偏低。

  二套房停贷比略高于首套

  而在停贷比例方面,二套房的停贷比例略微高于首套房。

  首套房方面,与年初利率优惠普遍存在的情况不同的是,仅剩二成的银行还存在利率优惠,广州、佛山和惠州首套房贷利率甚至上浮了10%。仅15%的商业银行仍维持今年上半年的水平,但这些商业银行普遍对贷款人的资信情况要求更为严格,甚至有银行要求贷款人在银行必须办理某些特定业务。

  二套房方面,广州、深圳等5城市提高首付比例,惠州个贷利率提高至基准利率上浮20%的水平,升幅最大,福州和西安也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15%。

  将影响年底住宅成交规模

  “这一轮信贷收紧无疑将对12月的商品房交易量造成负面影响。”克而瑞研究人士表示,2013年前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升20.8%,增速创下近5年新高,而本轮行情中最主力的需求恰恰是房贷敏感度最高的“刚需”,“一旦银行贷款发放收缩,他们的购买力将大打折扣,这一轮房贷收紧无疑将对年底的商品住宅成交规模造成影响。”而若前首套房利率趋向上浮的情况持续至明年,明年刚需市场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记者调查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多地的二手房成交已现萎缩,甚至出现价格悄然下调的现象。

  全国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均在12月有所调整, 据中原地产监测,上周六城市二手住宅总成交面积虽然环比上上周微增约2%,但较11月周均水平仍有3%的下滑。

  多地二手市场现价格下跌

  北京

  四季度以来各周成交价告别“一路上升”趋势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3日,12月北京二手房签约套数为7575套,相比11月同期下调了11%。而北京链家地产统计发现,四季度以来的各周成交均价经告别了“一路上升”的趋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荡,整体价格保持在2.9万元/平方米左右的区间内,走势比较稳定。

  而从在链家挂牌房源的调价情况监测显示,12月第三周,调价案例中下调的占比为72.1%,自11月下半月开始,这一比例稳定在71%左右的较高水平,而新增房源的挂牌价自10月开始也一直平稳运行,显示业主在淡市定价开始走向理性,市场中卖方的优势大大减弱。

  广州

  市内部分板块二手房价出现下调

  12月至今,经满堂红地产促成的二手住宅买卖交易中,成功还价的幅度是4%,高于上月同期的3.1%。

  合富置业金色康苑分行主管江杰全告诉记者,荔湾区部分物业现均价已比8~9月份下降了约800元/平方米。综合质素一般的电梯楼,由10月2.5万~2.6万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降至约2.3万~2.4万元/平方米。

  而合富置业可逸豪苑分行主管汪信炫表示,宝岗板块内120~130平方米的大面积套盘单位价格会有所下降,幅度大概8%~9%左右,“目前业主心态比较弱,会主动让价或者调整放盘价格,也有个别加紧出货套现的业主,这类型的业主占约2~3成。”

  趋势

  明年年初市场价格或平稳偏冷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认为,下半年以来多家银行停止房贷放款,成市场转淡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1月银行的放款恢复正常,有望带动部分需求,尤其是换房需求的持续释放,2014年楼市有望温和开启,“但是,1月末为春节假期,而长假前后成交活跃度都会有所下降。综合看,虽然年初的市场价格还将保持平稳运行。”

  而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虽然目前二手房市场的变化主要还是体现在成交量萎缩,价格上涨也已近乏力,“调控压力下,房价在最近出现调整的可能出现。明年房价涨幅放缓已成市场共识。”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