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沟通方能促进问题解决
——访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李亚
记者:听证会制度对于政府决策和百姓意见传递,具有怎样的参考价值?
李亚:“听证”只是倾听各方意见,决策权还在政府手中。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民意。无论涨不涨价,政府一定要把理由充分告诉大家。否则长期下去,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虽然目前的听证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仍然很显著,一是可以直接影响决策,二是让决策者受到制约,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进一步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不过,在我国,听证会制度所发挥的社会作用被很多人低估了,有些人甚至提出要取消听证制度,这是绝对不合适的。
记者:有人提出,现在听证会参加人水平参差不齐,对决策的参考价值不大。您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李亚:听证会主要是价格改革听证,而价格问题一般都比较专业。要让大家发表意见,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一是组织者要给参加人提供详细资料,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二是要选择更有能力的人来参加听证。我们希望参加人既有“代表性”又有“专业性”,代表性占据第一位,不能为了专业性而只找专家。很多时候听证会参加人通过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更有说服力;三是可以通过相关社会组织来推荐;四是可以给参加人提供一些专家咨询和支持。
记者:目前的听证会参加人主要是通过自愿报名和抽签相结合产生。在您看来,应如何进一步规范听证会参加人的遴选?
李亚:我不主张单独采用某一种方式产生听证会参加人。因为,一些关注度很高的领域,大家通常会踊跃参加,但冷门的领域往往出现没人报名的情况,所以不能“一刀切”。
目前我们在听证会参加人产生办法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遴选参加人中,可以尝试探索多种办法,例如抽样、组织推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尽量避免“听证专业户”。
记者:听证会制度改进的主要方向有哪些?
李亚:完善的听证会制度,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目前,我们的听证会制度设计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例如,现在的听证制度只是重视了意见的表达,但并没有真正促进问题的解决。其实,在听证过程中大家往往意见不一,这可能让价格决策部门在听到各方意见后左右为难。
在制度设计上,我们可以在听证结束后,把听证参加人再请来,继续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继续参与决策,把听证会延伸为协商会,以此来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很多时候,大家经过探讨形成共识,可以避免决策者单方的主观臆断,决策的结果就能让大家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