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流动性紧张局面并未因央行在12月19号宣布已通过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而结束。12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继续飙升,其中7天期品种大涨118.2个基点至7.654%。
12月20日,央行又在微博上宣布,“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同时,提示主要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银行越来越多的用同业负债来支撑信贷,而且中间有期限错配,而如果遇到资金紧张,就会加剧流动性紧张。”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对记者表示。
“8号文”(即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银行缩减了理财资金在非标资产上的配置,但另外一方面,银行却仍然热衷于运用自有资金或同业资金加大了非标资产的配置。
“非标”变相扩张
银监会在今年3月下发的“8号文”中,对非标的定义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
在“8号文”中,严格规范商业银行通过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非标准化债券资产的比例,设定了理财产品余额为35%的上限,或不得超过银行上年度总资产的4%。
西南地区一家股份银行同业部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8号文”出台后,银行都在调结构,没有新增,最近一两个月,才开始重新少量做一些。
根据银监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资金余额9.08万亿元,其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余额2.78万亿元,比“8号文”出台前下降7%。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银行降低非标资产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扩大理财规模和用自有资金或者同业资金去接盘的方式来进行。非标的“藏身之处”也由最初的理财产品,逐渐增加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会计科目以下。
海通证券在此前发布的研报中认为,非标占比下降基于两个因素:分母上升,上半年理财规模增加2万亿;二是通过“互买”“过桥”等方式将非标资产从理财账户转到自营账户。
从上市银行来看,今年以来,部分银行的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科目和“应收账款”科目有很大的增长。
以兴业银行为例,截至9月末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9288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7%,应收款项类投资余额30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1%。
海通证券对16家上市银行资产进行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银行自营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增加了8900亿元,买入返售增加了5546亿元,其中前者53%是非标,后者18%是非标。2013年上半年理财非标投资下降了2000亿,而同期银行自营非标投资约增6000亿。
前述西南地区银行人士表示,做大非标资产这一类业务对银行是很划算的,如果有空间,银行更愿意做这一方面的业务。
难舍的高收益
“银行做这类业务收益比较高,对应的资产一般价格都比较高,中间的利差有比较大的空间。”前述西南地区银行人士表示,这类业务的一般操作模式是,银行用自有的资金或者从同业融资,再投入到非标上面,进行同业负债和资产的对接。
以目前较多的信托受益权来看,按照此前业内人士披露的一般流程:有企业A向银行A提出融资申请。银行先帮企业A介绍一家信托公司,与之合作设立一个信托计划。此时,该信托受益权属于银行A,之后,信托公司搭桥牵入过桥企业B,使银行A的信托受益权转让给过桥企业B,然后过桥企业B再将信托受益权转让给过桥银行B的理财产品。最后银行C以 “自营资金”受让过桥银行B手中的信托受益权。实际上是银行C通过自有资金向企业A进行了融资,但是并未计入贷款。
招商证券在此前发布的研报中表示,从信托受益权产品发行过程中的参与各方在利益链中的收益来看,各方均有动力参与并推动信托受益权业务的发展。发起银行、信托公司、过桥企业均获得手续费收益。
同时,将自有资金投资于信托受益权产品的银行则仅需要记入同业资产项目,而且其收益率能大幅高于其他同业资产的收益率。而融资企业在银行信贷额度紧张或投向受限的情况下获得了资金。
前述西南地区银行人士表示,这么做的好处既节约资本,又获得了收益。目前,贷款资产的风险权重是100%,而这类资产的风险权重是25%,这就节约了资本;另外,这中间是一个类似于回购的形式,有银行信用的担保,综合起来,收益相对来说比贷款要高一些,这对银行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