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在地方国资中具有“风向标效应”的上海公布“国资国企改革20条”,拉开新一轮地方国资改革大幕。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环境,是地方国资改革的重要目标。
17日公布的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共分7个部分,分别从加快国资与产业联动调整、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力,优化国资监管体系等多个方面制定了20条举措。
上海国资是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国资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上海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64万亿元(含金融保险企业),其中,地方国有企业国有权益1.41万亿元。去年,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约占全国地方省市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国资委系统企业的1/9、1/8、1/4。
但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认为,时至今日,上海等地国企的动力和活力还不够,市场化选聘经营者力度“远远不够”,企业市场化地位也没有“真正确立”。此外,虽然国资存量巨大,但国资还没有形成在更高层面配置资源的长效机制,与其巨大的体量相比,其溢出效应和产业引导效应还明显滞后。
此次“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剑指多年未解的“顽症”。比如,在备受关注的国企用人和激励机制方面,上海提出“全面推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符合法定条件、发展目标明确、具备再融资能力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人力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可实施科技成果入股、专利奖励等激励方案”。
对于未来的国资布局,此次“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要求:“将国资委系统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12月11日晚,兰生股份发布公告称,经上海市政府同意,控股股东上海兰生集团与上海东浩集团实施联合重组。资料显示,2012年东浩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84亿元,兰生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两大集团都以贸易为主业,东浩偏重服务贸易,兰生偏重货物贸易。两家企业整合后,将增强国资在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此外,上海还强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据介绍,对竞争类国企,上海要求“能整体上市的要尽快上市”,不能整体上市的,也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国企,也要按照市场规则,提高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学会在全球发展的坐标系中来思考和安排自身的发展。”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说。
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民营资本可以收购国有股份,国有资本也可以收购民营企业的股份。这次上海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举措,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也期待能够有所作为。
上海的决策者认为,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注重“环境建设”,以集聚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为此亟待完善三方面的机制:利于人才集聚的激励机制、利于企业家成长的任职机制和利于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就强调:“改革创新工作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有关单位和个人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决策、实施,且勤勉尽责、未谋取私利,不作负面评价,依法免除相关责任”。
根据改革目标,上海将形成2-3家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8-10家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和一批技术领先、品牌知名、引领产业升级的专精特新企业。
除上海之外,山东、深圳和重庆等地的国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中金公司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地方政府将从之前的“增长竞赛”过渡到“改革竞赛”,地方国资是改革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从现在到明年全国两会期间,是各地推出国企改革细则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