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央视报道了一辆100多万购买的路虎揽胜,在发生追尾事故后送去4S店维修,被告知维修费用需10万余元。部分进口汽车在国内售价畸高的问题前段时间引发广泛关注。记者此前调查发现,在销售环节中,进口车企几乎“独霸”整个利益链条,因汽车零配件价格高企导致消费者“买得起修不起”也是部分进口汽车的普遍现象,而这也成为进口汽车销量今年下滑的一大原因。
配件价格垄断没商量
根据央视报道,消费者小于新买的路虎品牌汽车发生了追尾事故,后保险杠发生变形,整体的大梁后防撞钢梁都有破损。4S店工作人员检查后告知,由于车的防撞钢梁和底盘连为一体,所以即便只是防撞钢梁受损,也需要和底盘进行整体更换,全部下来价格超10万元人民币,且需要半年时间等待英国将换修部件发过来。后经保险公司和售后人员的多方协商,4S店终于答应,对防撞钢梁进行维修。小于不理解的是,“为何4S店最初坚持只换不修,为何一个零部件的更换时间如此冗长,为何价格如此昂贵?”
根据我国现有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整车供应商对终端流通环节经销商有着直接制约权,尤其是对未经汽车品牌销售授权或不具备经营条件的维修厂,不提供零配件资源。”
南京本地一家进口品牌4S店的销售人员也告诉金陵晚报记者,目前零部件价格超过整车价格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车,发动机加上车门都有可能超过单车整车的价格了。有的进口车,小碰擦的维修费都可能要近万,绝对是买得起修不起。”该销售人员说。
“垄断”政策有望调整
此前曾有不少专家呼吁调整《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因为现行进口汽车管理政策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初期时制定的,早已不能适应国内汽车市场的现状,一些进口车企有利用政策弊端攫取暴利的嫌疑。
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是疑似垄断的源头,使千万车主被动承受着价格昂贵的配件。
在我国,目前汽车售后维修类消费投诉频发,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悉,政府有关部门已启动《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其中汽车配件价格和疑似垄断问题如何解决,也是调查研究的重点。
一些进口品牌的汽车经销商也表示,目前这种厂家“定价”的政策,他们也没有办法解决。“如果能够把零配件价格降下来,进口车的销量肯定会有所提升。”业内人士表示,而根据中汽协发布数据,前10月,全国汽车整车共进口95.39万辆,同比下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