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时间,足以让物价沧海桑田。从2007年起施行的北京地铁2元通票,却将“中国最低的地铁票价”维系至今。当从把人挤成“壮士”、“烈士”的地铁上挣扎下来,可能这份“2元随便坐”的实惠是仅剩的幸福感了。
而低廉票价在惠民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财政补贴压力。数据显示,轨道交通出行每人次票价亏损约为5元,并伴随越修越长的地铁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公共交通补贴128亿元,今年则预计在180亿元以上。
日前公布的《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同时有人大代表建议,“2元乘坐6站,以后根据距离加价,最高为10元或8元。”无论是“高峰时段差别化”还是“根据距离加价”,都意味着2元通票制或将终结。那些地铁“刚需族”和时间“自由人”如何面对涨价,是否会去“想辙”或被“分流”?
“票价5块以上,我就考虑提前半小时错峰”
高枫(央企职员)
乘车路线:果园——朝阳门
换乘2次 13站
我是地铁刚需族,还是那种距离又远,每天又在高峰期出行的。比起按站收费,我还是选高峰期间涨价吧。毕竟我住的地方,到哪儿都不是特别近,要是周末出去玩,好歹还能便宜点儿。
我觉得5块钱就挺贵了,现在我每天7点15分从家走,如果高峰期涨到5块以上,我就考虑提前半小时走,7点之前进地铁错峰。
林艾(白领)
乘车路线:长椿街——东四
换乘1次 7站
花那么高的租金租在地铁站附近,图的就是个上班方便,肯定不会因为地铁调价就不坐了。调的话,按站数分段计价可能更公平一些,开车也是跑得越远烧油越多。不过如果想搞高峰时段的差别化定价,我觉得单位应该相应的搞错峰上下班。要是大家都提早或延后不现实,可以轮着来,就像开车限号一样分成几组,时间上相互错开,这样也公平。
张蓉(企业员工)
乘车路线:黄渠——十里堡
3站 再换乘公交
对于上班族来说,地铁调不调价都得坐啊,毕竟时间更有保证。如果真要调,我觉得按时段调是有道理的,但不应该为难上班族。涨价影响不到上班族的选择,只会影响到上班族的钱包。
分时计价,也未必非得是高峰时段提价呀!为什么不能在非高峰时段降价呢?平时上班经常会看到有老年人赶早高峰坐地铁去锻炼,要是其他时段降价,老年人图实惠,肯定不会再去挤。说不定原本不打算坐地铁的人,也会因为非高峰时段降价而去坐了呢!
“要是坐过去得6、7块钱,我就少去几次亲戚家”
周阿姨(58岁,已退休)
很少乘车,时间不固定
乘车路线:蒲黄榆——牡丹园 换乘1次 16站
我跟老伴以前都在地铁里做过志愿者,穿黄衣服那种,可知道啥时候人多,现在在家看小孙子,就不干了。
我们地铁坐得很少,要出去就是到牡丹园看亲戚,一个月一两回吧,早会儿晚会儿的也不影响啥。周末我们一般都不出门,平时也不在高峰期去挤。
公交4毛、地铁2块挺好的,最好是别涨。你要非得说涨,那就高峰期贵一点,平时还是2块,对我们没啥影响。不然要按站数涨,坐过去得6、7块钱吧,那就少去几次,或者坐公交车慢慢过去。
赵先生(朝阳某小区摊主)
进货时偶尔坐地铁
我住的不远,一般都是骑个三轮车把东西拉到这儿来卖,就进货的时候坐过几次地铁,觉得比公交省时间,也贵不了多少。
虽然坐的机会不多,可我也不想涨价啊,像我这种小买卖,多挣一块两块的都不容易。要是真得调的话,还是按时间段吧,反正我也不需要赶什么早晚高峰,只要保证有些时段不涨价就行。另外,我要是坐地铁,去的地方都远,按站数算钱我可坐不起。
王阿姨(68岁,家住朝阳区红庙北里)
很少乘车,时间不固定
我一般不怎么坐地铁,更习惯坐公交,因为公交多,家门口就有,到医院啊公园啊也都能直接到,省得走半天找地铁站。另外地铁里面上上下下的电梯啊楼梯啊,对我们上了岁数的人来说也不方便。
地铁调不调价对我来说影响不是太大,但老百姓谁希望听见涨价啊!再说地铁要是真涨了价,以后坐公交的人是不是得多起来?这我可有点儿担心。非涨不可的话,那还是按距离远近来吧,跟公交一个道理。
“2元6站太短,上限10元太贵”
张小姐(王府井苹果专卖店员工)
乘车路线:永安里——王府井
直达 3站
我当然不希望地铁涨价,不过我是从重庆过来的,重庆那边轻轨随便坐坐就6元、8元,相比之下北京的地铁实在太便宜了,贵一点也可以理解。
我们店上午10点开门,坐地铁的话,9点多不知道还算不算高峰?如果实在要选,按站数算钱吧,我过来三站,还在那个区间内。
马凯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二年级学生)
很少乘车,时间路线不固定
当然不愿意涨价了,但2元确实也太低了,涨价能理解。我平时去市里玩才会坐地铁,次数不多。觉得按站收费比较正常吧,说出去也比较公平。那样的话如果是中短途,比如地铁8、9站以内能到,但又超出2元,要3、4元的地方,我就选择坐公交了。如果是长途,拿地铁跟出租车比,也不贵。
但北京这么大,2元坐6站太短了,从传媒大学出去大概才到国贸吧。想去一个地方,都得十几二十站呢。我觉得10站以内2元比较合理,至少也得8站,然后再每5站加1元。
闫师傅(室内刷墙、水电装修工人)
乘车路线:从柳芳至上工地点
我们平时干活,除了特别近的地方坐公交,基本都是坐地铁,方便、省钱,差不多的地方都能到。而且公交线路太多太复杂了,中间的换乘也不了解,地铁一看路线图,怎么换怎么走一目了然。
我以前住在石榴庄,现在搬到柳芳了。每天8点上工,7点多坐地铁走,晚上6点收工回来,差不多都属于高峰期吧。我最多能接受涨到5块,10块8块的也太多了,你想想要是坐公交车,都到哪了?都出北京了吧?
王师傅(方太油烟机燃气灶维修员)
很少乘车,时间路线不固定
我们的维修点在刘家窑,但每个人有各自负责的范围,我平时也不用去那里上班。都是前一天接到安排的活了,说去哪家修煤气灶,第二天骑着电瓶车直接过去,路线也都不固定。平时不上班,我只想在家里呆着休息,所以我坐地铁就是偶尔去哪儿玩一下,非常少,涨价基本对我没有影响。我觉得按站收费比较合理吧,多坐多花钱很公平。但到10块有点太贵了,毕竟是公共交通,6、7块钱封顶也就可以了。
“出于公平的考虑,按距离长短计价吧”
袁小靓(自由撰稿人)
只有在赶时间的情况下会坐地铁
我支持地铁提价,因为确实价格不符合市场经济。但如果提价是想缓解高峰拥堵状况,恐怕只能是天真的想法。调价不会影响我选择地铁,我也认为不会影响绝大多数坐地铁的上班族,因为他们要赶时间。
目前可借鉴的上海或东京等大城市都采用里程收费方法,这也是比较合理的,火车飞机不都这么收费吗?路程越远越贵。至于具体怎么定价,我觉得应该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核算,譬如一趟地铁运营一站地的成本、最多能容纳的乘客、均摊的话每人需要承担多少,然后国家能补贴多少等等吧。
李晓(IT外企员工)
乘车路线:蒲黄榆——知春里
换乘1次 19站
北京地铁的拥挤谁都知道,如果不是上班,那就是上学、赶火车、看病……都是有事的,分流谁啊?让早的人更早,晚的人更晚?让路程近的去坐公交车?可人家没准就是因为怕堵车才来坐地铁的。
虽然我距离比较远,而且上下班都不是高峰期,但出于“公平正义”考虑,我还是倾向于按距离长短计算票价的方式。我这个距离,能承受的心理价位上限是7、8块钱吧,一天15块。
刘伟(北京理工大学大三学生)
出行方式主要是地铁,时间路线不固定
我出门还是喜欢坐地铁的,虽然高峰会挤,但跟公交和出租车比起来,应该算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了。至于说想通过调价来缓解高峰,我觉得意义不大。除非价格翻上几倍,否则加个1块、2块的,该坐还是得坐。但要真的一下子涨太多,显然也不符合公共交通的定位。地铁本来的作用不就是分散地面交通压力吗?(主笔 魏婧 实习记者 宗媛媛)
网上反应
全程2元不符合经济规律
网友“bmw-m3”认为,北京地铁全程2元确实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政府倒贴的除了运营费用,还有因不合理的低廉票价带来的“超多行李免费搬运”致使公共设施加速消耗的修缮费用,是恶性循环的无底洞。以后不仅坐地铁应涨价,带大件行李也应按照公交实行的“客位面积双倍收费”原则执行收费。
网友“昊色小石头”也认为,北京地铁越来越多,涨也好,建议8站一提价。网友“雪山火车站”也力挺分段计费:“对啊,分段计价才是王道!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符合公平原则,同时可以增加地铁营收。建议改为1元起价,5毛步进,不要按多少站,而是按照实际距离,起步价1元只保证个2-3公里即可。”
此外,还有许多更热心的网友提出了自己的更多具体建议。网友“哈-桑Hassan”觉得,涨地铁票价不是根本的解决措施,相应的完善北京公交系统,多建立快速公交道系统,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公交系统。当地面公交系统足够完善和方便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去挤地铁呢?地铁的换乘距离又远。一位经常坐地铁上下班的网友“英大王”提及:其实可以想想多年前铁路曾经在春运期间涨价,想缓解一下春运压力,分流部分旅客,但2007年这一办法停止使用,因为效果并不明显。仅仅靠涨价是无法有效分流地铁客流的,必须同步大力改善地面公交线路服务,增加车次车辆、公交专用道等等。网友"lqitjj"也认为,解决地铁拥挤的最好方法是增修地铁、增加公交车线路、经济商圈分散化、工业园区外移,让郊区分担交通压力而不仅仅是睡城。(孟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