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改革序幕已经拉起。据悉,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方面,下一步可能建立三类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明年将启动1-2家投资控股公司试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未来可能会推出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的模式,撬动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
三中全会后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增强。尹中立认为,在三中全会的《决定》里,关于资本市场的表述超预期,将对股票市场的未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对此,投资者可关注11月21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中国证券报发表署名文章,《改革完善企业股本补充机制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尹中立认为,该文章是对三中全会《决定》的深入解读,文章中的内容透露出未来资本市场改革的脉络。
尹中立称,黄奇帆文中提到一种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的创新模式,即可以考虑由政府设立股权引导基金,撬动国有资本、保险资金、社保资金、银行资金、私募股权基金、外资私募基金等各路资金参与,从而形成持续不断的企业股本市场化补充机制。具体资金来源方面,文章内容提到,一是政府产业引导资金,我国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每年有上万亿元产业发展资金,可以把这些产业资金设为母基金,通过招投标交给专业基金公司来进行投资。政府以母基金方式介入,可以明确投资方向或投资领域,但必须严格遵循市场化原则,不干预具体投资活动。前者加上国有资本、保险、社保、银行、PE、外资等几个渠道的资金汇总起来,至少可形成10万亿元的股权投资组合,用以支持企业股本扩张。具体运作中,可由财政部等部委牵头,将政府产业类基金设为母基金,并委托给国家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与此同时,组建6—10个投资集团,像淡马锡、香港盈富那样,每个集团掌控1万亿投资,以分散投资风险,形成合理的竞争态势,提高投资回报率。“如果上述思路得到实施,必将深刻改变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以散户为主导的股市将变成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当前股市低迷的状况也将彻底得到纠正。”尹中立说。
尹中立认为,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很多缺陷,主要缺陷有两个:一是,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散户占比太高,缺乏长线的机构投资者。在国际成熟市场,例如美国华尔街,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拥有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进入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非常庞大,保险、企业年金等作为长期投资者确保了市场表现非常平稳。自2008年以来美国股市从最低点6000多点到实现翻倍,用了约4-5年时间,而中国股市从1600点到3400点翻倍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股市波动较大,而且从历史来看呈现出牛短熊长的特点。一旦出现行情 ,各路资金涌入,上涨后资金就相继撤离,从而导致市场波动很大,无法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要想中国股市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就需要从结构上进行改造,也就是说应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尹中立表示,中国缺少机构投资者是由于很多制度障碍导致的,例如在发达市场保险是主力军,但是在国内保险投资存在严格约束,发展得还不够。目前中国股市存在的第二个缺陷就是,缺乏一套制度能够令参与者稳健地赚钱,所以股票发行、监管、公司监管等一系列都需要“做手术”,而这需要各方配合。此前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就是更加强调企业和中间机构的责任,这方面由证监会负责监管,但是例如在让上市公司遵纪守法等方面,还需要证监会之外的其他监管机构或部门配合。这次改革是系统性工程,涉及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从组织、税收等方面进行引导。
尹中立同时指出,这种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的模式与国企改革也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撬动的社会资本就包括国有资本。国资委所管理的数十家企业现在是以实业投资为主,未来会通过产业、集团等方式以资本作为纽带来增加对资本市场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