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渐进式延迟退休进入“预告期” 不同群体立场有别

2013年12月13日 06:5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李唐宁

  渐进式延迟退休进入“预告期”

  人社部:从未听说延迟退休从公务员开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他说,从未听说延迟退休从公务员开始或从重体力劳动者开始。

  尽管公众质疑之声至今不减,对养老金双轨制亦多有不满,但从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的大趋势看,延迟退休已是不可避免。多位专家建议,延迟退休要在逐步调整公众的期望值的同时,调整养老金政策,加强社保激励。

  方式

  提前告知小步徐趋

  胡晓义表示,延迟退休第一要有预告期,就是说要提前几年告知社会。第二就是要分步走,可能会首先考虑年龄最低的群体,就是现在规定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先开始起步。应该采取小步徐趋的办法,就是一年提高几个月,一年提高几个月,一步一步来,用较长的一段时间来逐步完成这种平滑的过渡。

  根据现行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因此有公众质疑,目前退休年龄最低的多为重体力劳动者,延迟退休或将从这部分群体开始。对此,胡晓义回应称,“说要从重体力劳动者开始做起,我想也是一种猜测。”

  关于青年就业和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胡晓义表示,这确实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矛盾的体现。不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值得注意,2012年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前年劳动力的供给减少了345万。

  “这预示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要结束了。所以从长远考虑,也必须研究怎么样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问题。适当的渐进性的延迟退休年龄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的一个举措。”胡晓义说。

  据介绍,延迟退休在个别地区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前一阶段在上海进行了弹性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探索和尝试。据了解,从2010年10月1日起,上海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凡参加上海市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具有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和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均可柔性延迟退休。

  分化

  不同群体立场有别

  尽管渐进性的延迟退休方式极力缓和政策冲击,但大部分的公众目前仍然对政策持反对态度,人民网此前一次关于延迟退休的网络调查中,9成以上网友都不赞成延迟退休。

  事实上,整个社会对退休年龄的看法与选择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层特征,即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立场和选择存在显著差异。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此前一份研究报告中有所体现。

  这份报告将城镇就业人员大致划分为“权力阶层、技术阶层和一般阶层”。一般阶层指的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群体,没有良好的技术或专门知识,主要依靠简单劳动获得较低的劳动报酬,受就业能力和工作风险所限,如果养老保障制度能够提供不错的养老金待遇,这部分人群一般会选择较早退休。技术阶层指的是自身掌握有专门知识或技术的人群,比如医务人员、工程师等等。这个群体大多也会选择较早退休,因为只要身体健康,收益最大化的一个可能选择是一边领取退休金,一边再找一份工作获取工资收入。权力阶层指的是掌握资源,能够制定政策或者具有一定的决策权的人群。考虑到权力、收入和声望等因素,这部分人群支持延迟退休也就在情理之中。

  当今中国的阶层结构意味着,大多数人是反对推迟退休年龄的。虽然具体因素错综复杂,不过,各种反对声音中,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对退休后待遇“双轨制”和碎片化的强烈不满。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表面上看,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的只是个人的切身利益,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制度没有较为直接的相关性,但是,公众一面倒的反对理由多是出于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没有参加养老保险改革的现状进行攀比,进而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尽管如此,延迟退休显然已是大势所趋。从国外经验来看,为了适应未来人口寿命预期的提高,十几年之前发达国家就开始对退休和社保制度进行改革。

  经合组织近日公布的报告《2013年养老金制度概览》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经多年讨论甚至政治僵局后,所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D )成员国都开展了退休制度改革,大多数国家已通过立法延迟了退休年龄。经合组织鼓励各国延长工作年龄,并提到到2050年时,多数O ECD成员国的男女退休年龄将至少提高到67岁。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压力更大,其途径无非是微调退休年龄这个参数,在制度设计上要增加相应的激励机制,以达到鼓励提高退休年龄的目的,或改变制度结构,建立‘真实积累制’或‘名义积累制’,二者都能达到最终让何时退休成为个人退休决策的目的。”郑秉文说。

  建议

  调整预期加强激励

  虽然从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的大趋势看,改革势在必行,但何时开始、怎么执行、配套政策如何跟上,都需细细考量、慎重决定。专家认为,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实,要逐步调整公众的期望值,调整养老金政策,加强激励机制。

  经合组织就业、劳工和社会事务司社会政策部主任莫妮卡·盖塞认为,中国有必要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养老金政策的制定应从长计议,人们需要提早为退休缴纳养老保险和进行储蓄,以确保老年时光的生活水准。同时,需要调整人们的期望值,向他们解释,早退休已不可能了。这样,人们就可为退休早做规划,调整他们在工作和储蓄上的决定。

  她表示,经合组织国家鼓励人们晚退休的经验是为晚退休的人提供经济上的奖励。例如,多工作一年,养老金待遇可相应提高。相反,如提早退休,退休待遇会相对减少。企业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协助老职工继续工作,例如,为老职工提供适合的工作环境,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也很重要,以便掌握现代化工作所需要的新技能。

  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研究员张兆安建议,我国适时推行“弹性退休年龄”的退休政策,如果劳动者选择超过法定最早退休年龄后继续就业,那么,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劳动者选择晚退休的积极性和接受度。此外,在国家层面上,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配套的就业保障机制,如对老龄劳动者加班的限制、工作环境及条件的保证、劳动强度的适应机制、体检及医疗报销等福利保障。

  对此,胡晓义也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也就是养老保险激励政策,使那些缴费(时间)长,缴费(时间)多的人能够更多受益。

  “实际上我们工资的增长比养老金增长要快,你多缴费一年,等于你多工作一年,你工资的基数会更高,替换成的养老金水平就更高。”胡晓义说。

  事实上《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早就指出,“建立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与缴费情况相挂钩的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

  郑秉文认为,这句话,既有参数式改革的含义:“一个社保制度,如果可以促进劳动供给,有利于劳动力全国范围的自由流动,对经济发展有激励作用,这样的制度更加适合中国。如果一个制度,使大多数人争先恐后地提前退休,满大街打麻将的、跳舞的,都是五六十岁退休的,这个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就肯定是负面的。”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