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退市“重拳”有望打破“借壳怪圈”

2013年12月12日 07: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乔誌东

  “推行退市制度将使垃圾股的风险凸显,市场的投资功能会增加而投机功能会减低,蓝筹股价值会被发现,‘炒差’、‘炒新’等投机行为将被遏制。”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垃圾股股价仍然偏高,一旦退市,投资者有可能血本无归,这一点需要投资者加以注意。

  临近年底,带着ST帽子的企业“乌鸦变凤凰”的“借壳怪圈”是否再度上演被广为关注。一位业内专家认为,造就“不死鸟”根源就在于退市制度的相对不“给力”,缺少对上市公司吐故纳新的有力推动,从而造成资本市场恶性循环,但今年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为“带帽”企业敲响了警钟,有望打破“借壳怪圈”。

  继11月30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明确借壳上市条件与IPO标准等同、不允许在创业板借壳上市后。

  李大霄指出,退市制度是保证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机制,也是证券市场资源正确配置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能进不能出”、“严进宽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据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年平均退市率不足1%;而美国纳斯达克的退市率为8%,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率为6%,英国AIM的退市率更高,大约为12%,每年超过200家公司从该市场退市。

  一位资深人士指出,IPO的问题不在IPO自身,而在于因退市制度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的市场理性缺失和定价机制的长期扭曲。重启IPO的前提条件应当是通过建立有威慑力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恢复证券市场基本理性,让股票发行具备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

  “如果指望有一个退市制度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既不可能也不现实。”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认为,退市制度要解决的是,当上市公司达不到上市标准的时候,该怎样下去,同时提醒投资者,对那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不应该抱着侥幸心理。

  “目前提高借壳上市的门槛,增加其难度,有助于‘借壳怪圈’闭环的打破,但是这种怪圈仍然有可能出现。” 李大霄说,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另一方面投资者自己也要深刻领会肖主席的报告精神,远离垃圾与题材股。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