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CPI数据公布后,市场有观点认为CPI和PPI都已趋于稳定,为经济的平稳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与此前的变化无常或持续高位变动相比,近几个月来,CPI确实没有再大起大落,PPI也基本保持2%以下的降幅。但是,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稳定”?这样的“稳定”状态,又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笔者看来,目前CPI和PPI的“稳定”是一种心理感觉优于实际效果的稳定。因为,从CPI来看,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运行状况并不好,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都面临不少问题的情况下,3%的涨幅已经不算一个低水平了。更何况,在CPI的内在结构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仍远高于非食品价格。也就是说,米袋子、菜篮子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对物价的实际感受应该并没有数据反映得那么理想。
从PPI来看,虽然下降的速度在放缓,变动也相对稳定,但是,连续20多个月处于下降通道,对经济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经济平稳向好的基础还不够扎实,经济的内生动力也没有真正得到激发。
所以,面对CPI和PPI出现的阶段性、高位性、非确定性“稳定”状态,切不可掉以轻心,不要以为这就是经济稳定向好的充分表现,从而忽视对经济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的解决。所谓的“稳定”,是建立在低水平基础上的,而居民承受不起超过3%的物价上涨率,企业承受不起持续的工业品市场低迷。如何改变该降的不降、该涨的不涨的状况,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十分紧迫、重要的一项任务。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