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系列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年金新政出台有望为市场“输血”。面对多重利好,9日A股表现冷淡,沪深股指涨跌互现,但幅度都十分微弱。这或许是一个象征——在政策面与基本面的多空博弈之中,临近年关的A股或难免震荡、纠结。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11月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涨幅为3.0%,较前月略有回落,也略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同期公布的PPI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不过,面对利好数据A股并未表现出应有的兴奋。当日沪深股指走势分化,不过涨跌幅度都不足0.1%。
这或与近期多项经济指标喜忧参半密切相关。11月PMI未能延续此前的连续走升势头,在总指数持平的同时,订单需求、经营预期均连续下降,原材料库存大幅下滑,经济回调迹象开始显现。
来自海富通基金的观点认为,目前经济整体呈现平稳态势,未来宏观经济下行和通胀上行并存仍是“大概率事件”。在基本面制约下,预计A股市场将维持震荡态势。
恰在11月CPI数据公布前夕,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相关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近6万家企业已积累年金5366.65亿元。其中,去年企业年金新增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伴随上述政策红利的释放,企业年金新增规模有望每年翻番。加上未来职业年金的发展,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机构资金的注入。按照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的预测,这一利好有望每年为A股市场提供逾300亿元新增资金。
事实上,随着年尾的临近,A股市场也迎来了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不过,在长期利好股市健康发展的同时,部分政策也难免给市场带来“阵痛”。
新一轮新股发行机制改革方案公布,意味着IPO重启在即,明年1月将有50家企业完成上市。尽管重新引入市值配售,大批新股登陆仍将给二级市场资金面带来不小的压力。
另外,管理层规范借壳上市,有效遏制市场对所谓题材股的跟风炒作。但与此同时,丧失壳资源价值也导致创业板遭遇重创。
“密集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旨在提升A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也势必对A股既有的投资文化形成冲击,从而引发结构性的调整。”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说,在新政“双刃剑”效应的作用下,A股短期或难免纠结。
实际上,纠结A股的不仅仅在于指数的涨跌,也在于市场风格和投资重心。
新股发行机制改革方案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曾被视为今年结构性行情“最大赢家”的创业板指数出现逾8%的罕见暴跌。当周,创业板指数累计跌幅高达近12%。
不过,这似乎并不意味着A股已经实现了从成长股到蓝筹股的风格转换。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大盘蓝筹股虽然具备估值优势,但在经济转型和流动性等两大因素方面缺乏支持。在优先股试点尚未真正落地、长期资金仍在踟蹰不前的背景下,蓝筹股要真正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热点,恐怕仍待时日。
面对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多空博弈,投资者无需纠结于大盘的起落,抑或风格的转换。后市投资的关键,仍在于对符合产业转型方向、业绩匹配估值的优质投资标的的“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