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十八届 三中全会决议公布一系列深化改革的利好政策,A股大盘出现一波上升行情。
在良好的业绩和市场行情“双轮驱动”下, 股票基金的发行也出现一定回暖,而机构“唱多”A股的声音也开始不断增多。在这种背景下,公募发行转向偏股,会否成为行情继续深入的“催化剂”,还是被当作“反向指标”,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 点此查看>>>热销股基)
股基发行回暖
在过去几年 A股市场的漫漫熊途中,固定收益类基金成为了 基金公司发力的重点,而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数量和首募规模一直处于历史低位。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共新成立331只基金,其中 债基的数量达146只,而 股票型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基金)仅66只。
不过,今年以来股票基金和 债券基金的业绩表现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截至12月6日,337只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业绩为16.36%,145只偏股混合基金的平均业绩为13.58%,而359只债券基金的平均业绩仅1.53%,甚至不及 货币基金。
“我们认为2014年不大可能再是债基的天下,可能会逐渐转为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为主导。”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高级投资顾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2014年债券市场没有大的机会,但股票市场却相对看好,所以股基可能会成为明年基金公司的一个重点。
事实上,11月中下旬以来,偏股基金的发行和首募规模都出现一定回暖。目前市场上正在发行的基金共有18只,其中股票型和 混合型基金共9只,而债券基金仅4只。从基金首募规模来看,偏股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也开始超过债券基金。近期成立的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首募规模达到21.56亿元, 长盛城镇化主题 首募规模也达到20.12亿元。
从基金上报数量来看,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请公示表》,11月公募基金共上报了10只产品,其中 偏股型基金为6只,而债券基金仅1只,短期 理财产品3只。
公募的战略选择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公募基金的操作往往滞后于市场,甚至可以被视为反向指标。让很多投资者记忆深刻的是在2007年,股票 基金发行数量和首募规模都不断创出 历史新高,但随后市场的迅速下跌让基金损失严重。
一位第三方理财机构分析人士指出,2012年下半年市场就出现一种观点“首募超过百亿的债基的频频出现可能就意味着债市将到达顶点”。“目前来看,股基还没有进入这种白热化的阶段,只是初步的回暖,只能代表公募相对看好市场的一种体现。”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在过去几年固定收益类产品一直是重点布局方向之一,但目前固定收益产品却面临较大的危机,未来如何布局产品发行方向也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市场一直都是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总监表示,对于大基金公司来说,追求的是均衡式发展,这样可以适应各种市场环境。“如果股市不行,债基可以崛起;如果债市不行,还有股基;股市债市都不行,还有工具类产品。”
不过,由于公募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几年不少中小基金公司及新基金公司致力于走固定收益专业化路线,对这类基金公司而言,如何在低迷的市场中维持规模稳定和利润成为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