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叶檀:高效保障房机制应减少寻租空间

2013年12月04日 08:13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自住型商品房应该向上海共有产权房看齐,相比而言,上海的方式寻租空间更小,公平而高效。

  北京首个摇号自住型商品房网站通道爆棚,说明需求者多、性价比高。目前北京申请经适房、限价房轮候家庭约有13万户,具有购房资格的家庭远超此数。如果未来放开户籍限制,需求更加爆棚。

  自住型商品房仍留有太大的寻租空间。自住型商品房5年后可以入市,政府允许购买者获得资产溢价。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的计算,“以一套同区位的商品住宅和自住型商品房为例,普通商品房的起始售价为1万元/平方米,那么自住型商品房的售价仅为7000元/平方米。假设5年后两种住房的售价都为12000元/平方米,那么普通商品房在5年后上市交易的话,每平方米可获利2000元。如果不是唯一一套住房,还需要缴纳20%的差额个税,每平方米能获利1600元。而自住型商品房5年后可上市,扣除30%上缴财政的收益,每平方米可收益3500元。”

  只要有高额溢价就有大量寻租。按照北京《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第六款,购房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5年以后转让的,如有增值,应当按照届时同地段商品住房价格和该自住型商品住房购买时价格差价的30%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购房人将自住型商品住房转让后,不得再次购买自住型商品住房。如果免除其他所得税等,只征收30%的土地差价,自住房价格越低差价越小。参照经济适用房非常不公平,购买者可以享受低价,可以享受低税,还可以享受资产增值收益,摆明了是刺激大家一起去分食大餐。

  经济适用房覆辙在前,之所以出现大量寻租就是溢价太高,而国内的信用控制系统又跟不上,现在居然通过自住型商品房的方式,再放7万套,让600多万个家庭中的7万个家庭获益。而其他购买商品房的人,则成为托底房地产价格的冤大头。

  目前北京有经适房、两限房、公租房、商品房,再加上自住型商品房,种类已经十分混乱。以往的经适房也好,单限房也好,都出现过各种寻租现象。之所以如此混乱,就是因为理论不切实际的想法,不接地气,对信用过于乐观,想给低收入阶层公租房,想给夹心层房地产增值的资本利得,如果制定政策者了解情况,那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向购买者放水究竟是为什么?

  相比而言,上海解决夹心层的共有产权房思路要清晰得多。解决夹心层,用的是共有产权房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寻租空间。

  共有产权的规则是清明的。按照约定,以购买时价格占相同地段、质量的普通商品住宅市场价格的比例约定产权份额,在《经济适用住房预售合同》中约定,并在房地产登记信息中予以载明。一般而言,上海当地政府占30%~40%的产权,60%~70%的产权归个人。

  共有产权房最大的优势是减少寻租空间,住满5年后上市转让,住房保障机构享有优先回购权,住房保障机构和购房人按各自产权份额分配转让价款,仅这一条就把市场溢价寻租的路子给堵得死死的。由于产权共有,购房者出售经适房时,只有两种选择,或者优先转让给共有产权人,也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向政府按当时的市价购买产权获得完整产权,这样一来,其收益大大降低。

  严厉而清晰的规则好处明显。共有产权房推出后门槛一再降低,获益者大大增加;公积金借款毫无阻碍对夹心层更加有利;开发商明确利润率与回款周期,不再出现购地退地的现象;保障房建设资金有了保障,可以实现周转,对未来的中低收入群体有利。

  难以执行的规则与可观的收益,诱惑寻租与投机,建立高效的保障房机制,需要的不是给低收入者资产品溢价,而是让他们拥有体面的居所,住者有其居,而非居者有其屋。在现行的信用环境下,规则越直白明确,简单易行,寻租空间越小,中低收入群体获利越大。

  上海已经想通了这一点,而北京还在绕弯。


(责任编辑: 马欣 )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叶檀:“清洗”创业板适逢其时      2013年12月03日
  • · 叶檀:如何高效利用土地?      2013年11月12日
  • · 叶檀:债券市场有尖锐哨声      2013年11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