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融衍生品迎利率市场化大考

2013年12月04日 07:30    来源: 经济日报     谢慧

  国债期货成功上市运行,意味着资本市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产品。 上市两个多月以来,国债期货市场的运行带动了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数据显示,过去两个月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金额分别为96亿元和19亿元,占国债现货市场的成交金额比例分别为92%和17%。不过,由于参与主体不够完善,导致流动性不及预期,目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尚未参与交易,金融衍生品市场难免曲高和寡。

  事实上,作为一种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国债期货能够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进来,有利于金融机构在资产配置多元化方面控制和防范风险。然而目前来看,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只限于期货公司内的会员,客户数量11000多,银行、保险仍然缺位。

  “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具有相对大规模的国债市场的存量,但是这些存量主要在我们商业银行的投资账户里,这些债券没法盘活、流转起来,作为基准利率载体的市场功能就难以实现,而现货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陈晗在第九届国际期货大会金融衍生品论坛上表示。

  从美国的经验看,二战以后一直到1972年,利率和汇率都是固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没有对利率和汇率进行风险管理的需要,但直至70年代初期,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的自由浮动,银行开始利用国债期货主动管理利率风险。

  “银行通过国债以及利率衍生品主动关注风险,从而能够为企业提供持续贷款,如果银行自己存贷款利差风险没有主动管理的基础,他就很难去做他传统的持续贷款业务。”陈晗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债和利率衍生品是从机制上推动了就业增长和实体经济的增长,这是美国市场的经验。

  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对于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加迫切的要求。交通银行副行长于亚利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表述,由之前的逐步推进、渐进式推进和深化变为“加快推进”,向市场发出了明确而强烈的信号。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初期,存贷利差会收窄,利润高速增长在短期内难以再现。”于亚利认为,银行的发展方式将从前期过于追求规模增长、高资本占用的外延型扩张的发展模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低资本占用的内涵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型。

  “商业银行的转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对银行来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鼓励和引导开展金融创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商业银行在利差收窄的情况下,盈利能力面临考验,需要在相关监管部门的鼓励和引导下,从发行承销、咨询顾问、结算清算等中间业务领域迅速拓展。

  应该说,商业银行是国债市场的一个重要持有者,也是一个重要交易者。“希望商业银行能够成为国债期货的重要参与者,我们正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开发小组组长李慕春表示,中金所正着手研究采用国债来冲抵保证金,商业银行只需把银行账户的国债存到账户,就可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从而减少现金的占用,最大程度满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避险需求。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