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来自多个国际知名交易所的负责人对上海自贸区政策拍手叫好,但谈及是否着手时,表示仍要等待进一步细节出台。
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和消费国,中国在商品期货上的成功让诸多国际交易所对进入中国市场充满期待,与此同时,中国在金融衍生品市场方面的起步也让它们看到了与中国相关业界合作的空间。然而,由于政策因素影响,中国期货市场长期游离于国际市场。
上海自贸区的特殊金融政策和国际化监管举措让这些金融巨头看到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希望。“我们对上海自贸区的消息非常兴奋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首席执行吉尔表示,CME将会把自贸区作为与中国金融市场合作的突破口,并想在自贸区设立交易所的交割仓库,“关键要看自贸区的规则、法律,我们要遵守自贸区相关法规。”
结合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欧洲交易所执行委员会委员彼得斯表示,欧交所对上海自贸区非常感兴趣,自贸区将是中国金融市场对接国际市场非常有效的接口,“用试点的方式,逐步了解、对接国际金融市场,我们为之拍手叫好。”
彼得斯认为,在中国国内市场监管架构下,国际交易所与中国方面的合作还局限在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方面,虽然希望能够在产品端和金融创新方面有更为深入的合作,但这必须对现有的监管体系进行调整,“这涉及跨境监管合作,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政策性问题,这些在自贸区相关规定中都有涉及”。
“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彼得斯表示,欧交所也在等待细则出台,以便理清自己的相应战略,“这涉及很多东西,监管方式、人民币国际化举措等都需要更加明确的法规。”
据了解,目前多家国际交易所正在积极研究自贸区未来的政策,并积极寻找国内的合作伙伴。它们普遍认为通过与中国合作进入中国市场更为现实。“它们更熟悉中国文化、投资环境、政策法律等。”吉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