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1月22日发生的中国石化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已过一周时间,但这一重大安全事故在资本市场的影响仍在发酵,中国石化股价在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一周来持续走低,总市值已经缩水300亿元人民币左右。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屡发安全事故,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黑天鹅”,让股民成了最受伤的人。
A股H股齐跌 市值蒸发300亿元
就在“11·22”重大事故发生前的近一个月,中国石化股价一度持续上涨,其A股股价从10月28日最低的每股4.24元,上涨到11月22日当天收盘时的每股5.05元,涨幅接近20%。其H股股价也应声上涨。
但从11月22日事故发生开始,中国石化股价迅速回落,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中石化A股股价累计大跌6.5%,这对于一家总市值排名A股市场前五位的超级蓝筹股来说,较为罕见。
一周以来,其A股和H股的总市值已经蒸发300亿元人民币左右,尽管在连续下跌后股价有企稳迹象,但不少机构投资者毅然选择用脚投票。
多位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表示,中石化股价下跌,主要是由于投资者担心企业会因为安全事故受到相关处罚,另外,未来管理和监管部门或将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这对上市公司来说可能会影响利润。
从事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广东奔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华分析说,虽然“11·22”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但是相关上市公司并未涉及在信息披露中虚假陈述等问题,因而不会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相关行政处罚,所以上市公司基本上不会面临向投资者赔偿的问题。
此前,A股上市公司光大证券因异常交易,导致投资操作上的“重大事故”,被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并处5.23亿元的巨额罚款,同时还将面临民事赔偿责任。
增持“生不逢时” 引评级公司关注
“11·22”事故之前的上涨,与中国石化控股股东中石化集团的增持不无关系,但此次重大事故可能会让增持“生不逢时”,不仅评级机构穆迪对事故表示关注,中石化可转债发行也或将受到影响。
11月16日,中国石化曾经公告表示,中石化集团累计增持1.26亿股,相当于拿出近6亿元真金白银去“拉升”股价。中石化集团甚至还表示,拟自公告之日起在未来12个月以自身名义或通过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累计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大股东增持,和中国石化前期希望发行300亿元可转债有关。对此,国泰君安证券一位研究员对记者表示,中国石化大股东本是意欲增持股份,从而“拉升”股价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融资力度,但此次事故却可能意外冲击其融资节奏。
果不其然,27日中国石化公告表示,股东大会同意延长发行可转债的有效期至2014年10月11日。
与此同时,此次事故还引起了国际评级公司的注意。尽管穆迪公司表示,事故对中国石化Aa3评级的稳定展望没有即时影响,但事故仍然对中石化具有负面信用影响。穆迪表示,现在去确定中国石化应承担的责任还尚早,但其作为中国最大成品油生产商的声誉难免会受到影响。
上市公司屡发安全事故 为何股民总受伤
中国石化此次事故并非孤例,从紫金矿业的渗漏环保事故,到联合化工的生产线爆燃事故,安全事故屡次成为A股市场“黑天鹅”,股民在资本市场上也同样受伤。
“黑天鹅事件”在股市中非常难以预测,是具有颠覆性和非寻常性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上市公司的安全事故,均为非正常性、偶发性但冲击力极强的事件。
2010年7月,黄金生产商紫金矿业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场污水池突发渗漏环保事故,紫金矿业股价一度大跌,同时由于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迟报,紫金矿业还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而2011年11月,化工上市公司联合化工的密胺项目道生液冷凝器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燃,造成参与维修人员重大伤亡事故,事后,联合化工股价短时间内下跌近三成。
从趋势上看,上市公司的安全事故和欺诈上市、食品安全、控股股东涉案等问题一起,成为近年来影响投资者利益的几大“黑天鹅”,投资者利益往往受到意料之外的损失。
对此,刘国华表示,投资者要想向相关上市公司索赔,必须要有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作为前提条件,但有了行政处罚,投资者往往还是难以打赢官司。对此,问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远忠认为,证监会已经明确要监管重心后移,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惩处力度,但仅仅证监会层面的努力不足以完成投资者保护的重任,还需要司法领域的有力保障。